星辰晚 作品

第312章 作戰計劃

武英殿。

 自朱由檢登基以來,政務,一般都在乾清宮處理,軍務,尤其是重大軍務,一般都是在武英殿商討。

 此時的武英殿內,聚集了大明朝軍方的各個大佬。

 軍事委員會右副主席、內閣左次輔孫承宗,兵部侍郎兼軍令部總長李邦華,加兵部尚書銜領軍令部左次長的陳奇瑜,軍需部左次長惠安伯張慶臻,御馬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御馬監少監方正化、盧九德,軍訓部總長懷遠侯常延齡,兵部兵備司侍郎兼軍訓部左次長王洽,還有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戶部尚書畢自嚴,以及一些高級將領。

 當然了,中心人物,還是我們的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

 朱由檢端坐於中央,其餘人眾星捧月似的圍攏朱由檢而坐。

 眾人面前,還懸掛著一幅巨大的日本地圖。

 朱由檢看向陳奇瑜,“陳司馬,向大家演示一下軍令部的對日作戰計劃吧。”

 陳奇瑜對著朱由檢躬身施禮,“臣遵旨。”

 說完,陳奇瑜緩步來到地圖前,開始介紹。

 “陛下,諸位,軍令部擬定的對日作戰計劃是這樣的。”

 “我軍初步對日本的規劃是收復日本南部,因此,軍令部的計劃中擬定了了四路大軍。”

 “南路集團軍包括,浙江總兵陳洪範部,江蘇總兵彰武伯楊崇猷部,南京京營中的右衛營,並江蘇水師,浙江水師,長江水師,共計六萬人,皆歸右衛營主將寧遠伯李尊祖節制。”

 “南路集團軍在日本薩摩藩登陸,一路向北,全面攻佔四國島。”

 “東路集團軍,抽調雲南大軍中的左掖營、右掖營,福建總兵謝尚政部,並福建水師,共計六萬人,皆歸英國公張之極節制。”

 “東路集團軍由紀伊藩登陸,目標直指日本京都,務必生擒日本的天皇。”

 “軍令部的計劃中,最好是讓福王世子殿下,隨東路集團軍同行。”

 “西路集團軍,抽調薊州總兵祖大壽部,宣府總兵董繼舒部,大同總兵楊茂春部,寧遠總兵宋偉部,登萊總兵張可大部,白袍營,北府營,並部分神機營、三千營,共計十萬人。”

 “西路集團軍,由石見藩登陸,其中,最精銳的白袍營,在收復石見藩後,便原地駐守,不再參與進攻。”

 “大同總兵楊茂春部、宣府總兵董繼舒部,兩部人馬向南,收復長門藩、周防藩,與南路集團軍隔海相望,必要時,渡海給予南路集團軍支援。”

 “其餘各部,向北推進,不求收復城池,只求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