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203章 福王

要命了,要命了,要了我的血命了。

 怎麼說著說著就到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呢。

 朱常洵的心中止不住的埋怨,這當皇帝,誰不想啊。

 這麼多年了,我早就看淡了,至於一個勁的敲打我嗎?

 其實,萬曆皇帝也未必就是真的打算立福王為儲君,畢竟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的祖訓在那擺著呢。

 萬曆皇帝,更多的可能,是想借國本之爭,和文官集團鬥法。

 朱常洵當即起身,躬身道:“回稟陛下,這句話臣也聽到過。”

 “仁宗在洪武年間便已經是燕王世子了,永樂年間便已經被確立為太子儲君了。”

 “這句話,恐怕是漢庶人覬覦大位,信口胡謅,拿來裝腔作勢,自欺欺人的把戲罷了。”

 “臣以為,藩王,應以襄憲王為表率,顧大體,識大局,本本分分,終老天年。”

 襄憲王,也就是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五子,明宣宗朱瞻基的親弟弟,歷經七朝,曾經三次與皇帝的位置擦肩而過。

 第一次是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壯年暴斃,太子朱祁鎮年幼,主少國疑,便有人想到了素有賢名的襄王朱瞻墡。

 第二次是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北狩,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根本就無法理政,孫太后就想到了自己的小叔子,襄王朱瞻墡。

 第三次是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護朱祁鎮再登大寶。這時,也有人認為朱祁鎮兵敗土木堡,威望大損,而且已經是太上皇了,不適合當皇帝,就又想到了襄王朱瞻墡。

 襄王朱瞻墡,很聰明,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曾表現出對皇位的棧戀,而且總是極力推脫。

 甚至在明英宗朱祁鎮回來被立為太上皇之後,還以叔叔的身份勸解明代宗朱祁鈺要善待兄長。

 如此聰明之人,自然是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還得到了一個賢王的美稱,直到成華十四年去世,年七十三,比大明朝任何一個皇帝活的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