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2章 登基為帝

清晨,幾聲清脆的雞鳴打破了紫禁城的寧靜。

 雞叫一聲撅一撅,

 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來,

 掃退殘星與曉月。

 聽到雞鳴聲,朱由檢不由得想起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這首詩。

 雄雞一唱天下白。

 可是如今的大明,難啊。

 歷史上的明末,可謂是天災人禍。

 人禍,也就是歷代王朝的通病,土地兼併,財富集中,社會階層固化,貪官汙吏橫行,百姓民不聊生。

 天災,便是小冰河時期了。

 更為與眾不同的是,明朝還遇到了之前朝代所沒有遇到的新興事物,資本主義萌芽。

 典型的代表,就是江南地區的紡織業,手工廠主僱傭工人勞作,形成了僱傭關係,也就是歷史課本上提到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按理來說,如此先進的生產方式,無論如何是不應該輸給滿清那種開化不久的野蠻民族,可歷史偏偏和大明開了個玩笑。

 同時,也和李自成開了個更大的玩笑。

 大明不明白,我怎麼就沒了呢?

 李自成不明白,我怎麼就輸了呢?

 黃臺吉和多爾袞也不明白,我怎麼就贏了呢?

 文人士大夫也不明白,這新主子,怎麼真敢殺人呢?

 老百姓也不明白,我這好好的頭髮,你怎麼也管呢?

 吳三桂就更不明白了,當年的我,年僅二十八歲就官拜寧遠團練總兵,是大明王朝的肱股之臣,後來,我投靠了滿清,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南明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弟朱由榔被我用弓弦勒死,誰知道了最後,我竟然毅然決然的起兵,要推翻大清,光復大明。

 洪承疇這吳三桂還不明白呢,大清朝打下來的江山,我出力最多,可是我得的爵位最小,這也就算了,最後我還上了貳臣傳,最令我不明白的就是,後來居然還有人以我的名字,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不忍細看吶。

 一夜未睡的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到朱由檢的近前,“殿下,天亮了。”

 朱由檢微睜二目,“知道了。”

 隨著“吱呀”一聲,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一抹陽光照了進來,正好打在朱由檢的臉上,看上去一半明,一半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