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皆知 作品

第28章 大紅袍,落寶金錢

看著連綿不絕的武夷山,哪怕是之前做足了心理準備,六耳依然是一陣氣餒。

 洪荒太大了,洪荒中的武夷山跟藍星上的,根本不是一個量級,那就是大海和池塘的差別。

 想要在這麼龐大的區域尋找幾顆植物,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好在六耳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前世對茶葉也有不俗的瞭解。

 大紅袍茶所生長的地區,一般氣候溫和,無霜凍天氣,每年四季氣溫均衡,日照充足。

 土壤一般屬酸性土壤,富含有機質,有良好的水分條件。

 茶樹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來源於雨水,所以一般大紅袍茶生長在丘陵山區,以便吸收山間的雨水。

 武夷山就算再大,丘陵山區的地貌也是有限的,耐心一點,總能找到。

 自此,六耳徹底化身“猿猴”,天天就在武夷山的丘陵地帶晃悠。

 直到看到那一片矮小的植株,六耳很想說一聲:“你知道這二十多年我是怎麼過的嗎?”

 六耳仔細查看後,發現果然是大紅袍茶樹,有三株高大一點的,是母株,竟然分屬先天。

 雖然只是先天下品,但好歹也是先天靈根啊。

 至於後面的一百多顆子株,就淪為後天之屬了。

 找到茶樹後,六耳沒敢輕舉妄動,主要是還得找落寶金錢,沒法現在就移植走。

 萬一離開土壤時間太久導致死亡,那就罪過了。

 所以六耳僅僅是佈置了一個陣法,等到走的時候再來移植。

 至於茶葉,自然是先嚐為快了。此時正逢春季,是採春茶的時候,六耳根據大紅袍的標準,在母株和子株上採了一芽三葉。

 大紅袍的傳統手工製法有13道工序,即曬青、晾青、做青(包括搖青、做手、靜置)、炒青、揉捻、復炒、復揉、毛火、扇簸、攤放、揀剔、足火、燉火等。

 很多工序六耳都只是大概瞭解,並不能完全模擬出來,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將就了。

 不知道是不是原材料夠好,總之六耳算是把大紅袍給弄出來了,要問好不好喝,只能說是進步空間還很大。

 六耳捻了一撮母株茶葉,投入到一截空心竹筒中。

 手一揮,攝來一股山間清泉,隨後憑空升溫沸騰,如有生命般的流入竹筒中。

 只見茶葉被滾燙的清泉一泡,在茶湯中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葉底軟亮勻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