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皆知 作品

第11章 紫霄宮一講,演化諸天

六耳努力的豎起六隻耳朵,想要把鴻鈞講道完整的記下來,但聖人講道又豈是如此簡單的,明明聽在耳裡,但一點都記不住,只能自己去領悟。

 好在道祖第一次講道,沒有說太過高深的東西,主要是準聖以下的內容。

 自眾位大能誕生以來,就沒有過任何人告訴他們如何修煉,完全是靠著自己的摸索總結,以及與道友們的交流。

 例如三清,雖然自誕生起就是金仙,但後續的功法都是一點點摸索試錯出來的。在前路未知的情況下,披荊斬棘,硬生生走出了一條路。

 但是越到後面,越是艱難,可能耗費了無數的歲月,依然無法有任何進步。甚至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又如何能到達終點?

 為什麼鴻鈞受到洪荒眾聖的尊敬,實力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鴻鈞是領路人,為眾人指引了道路。

 紫霄宮第一講看似並不重要,聽道的大能們都是大羅境界,講過去有用嗎?

 其實不然,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好的基礎,又如何能夠走的更遠。

 鴻鈞講道的高明之處在於,並不是講他自己的功法,講他自己的道。而是為眾人指引正確的方向,正確的道路。

 每個人的領悟都不一樣,都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去改正錯漏,去完善自己的功法,去領悟自己的道。

 六耳深知基礎的重要性,索性也不再死記硬背,而是沉入心神,去領悟。

 隨著講道的深入,眾位大能或皺眉,或恍然,或懊悔,或微笑。紫霄宮中演繹著人生百態。

 此時的六耳僅有金仙修為,是眾人中修為最低的,但卻是最適合第一講的。

 六耳沉浸在講道中,修為沒有提升,境界沒有提升,看似一無所獲。

 但六耳自己知道,自己實際上收穫不菲,不僅梳理了金仙境界前的基礎,彌補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而且金仙后的境界也有了一些領悟,日後境界的提升也會快很多。

 這就是道祖講道之機緣。

 看似逆天,但細細一想,卻又合情合理。道祖的講道本就是針對大羅金仙的眾人。

 時間一刻不停,千年時間轉瞬即逝,鴻鈞恰好講完大羅金仙的全部內容。

 結束講道後,眾人慢慢從領悟中醒轉過來。只見鴻鈞接著開口說道:“本次講道結束,萬年後再次開講。”

 說完也不停留,直接原地消失不見。眾人看老師都走了,也一個個起身離開。

 這無比重要的第一講,讓每個人都收穫頗多。想必這萬年,眾人都將在閉關中度過。

 六耳也跟著三清鎮元子一同離開,四人穿過混沌,回到洪荒之中。

 鎮元子率先開口說道:“三清道友,六耳小友,我本打算講道過後邀請諸位到五莊觀品嚐人參果,可如今聽完老師講道,才知以往謬誤太多,此刻迫切希望閉關一陣。讓諸位見笑了。”

 三清聽到鎮元子這話,也是哈哈大笑起來,太上說道:“鎮元子道友真是和我們想到一塊去了,待到閉關完畢,一定去五莊觀叨擾道友。”

 元始通天也是點頭稱是,隨後五人就此分開,鎮元子回了五莊觀,三清帶著六耳回了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