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袈裟理科佛 作品

第4章 外王內聖

徐秀夫死了!

 死得很慘、很慘……

 五馬分屍都比他好,卻是被硬生生轟殺成了碎片。

 世人都覺得,墨家如同聖人一般,重情義輕生死……

 有的時候,為了心中大義,能夠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對於恩怨,也能一筆勾銷。

 放屁!

 墨家的確不怕死,對於生死之事,也的確看得很淡。

 在注重葬禮和孝道的當下,因為提倡“節葬”,很多墨者,都直接採用火葬這種驚世駭俗的方式,終結人生。

 但不代表他們都是墨家“十講”框架下的木偶。

 是沒有感情的人類。

 恰恰相反,墨家內部之間,長期並肩的戰鬥,養成了他們深刻的兄弟戰友之情。

 對於曾經欺辱自己的人,或者勢力,墨者一般都很記仇。

 正因如此,當陳九暮帶著一眾墨家殘兵,彷彿奇蹟一般,摧枯拉朽地重歸雲頂,收復失地,將那些敵人打得片甲不留之時,也是迅速獲得了所有墨者的認同……

 人們對於創建了當代墨家的蒼耳子,心生崇敬,誓死追隨。

 也對帶著大家報仇的陳九暮,死心塌地。

 每一代鉅子,都有每一代鉅子的責任。

 也有他們各自的個人魅力和光彩。

 說回徐秀夫……

 以及以他為首的華族。

 千刀萬剮,都不解恨,唯有將這幫醜陋而殘忍的爬蟲,全部剿滅,寸草不留,方才是對這個世間公理和正義,最大的敬畏。

 所以說,一個徐秀夫的死,並不足以平息墨者對於雲頂之難的痛苦回憶。

 也平息不了魯東群雄的恨意。

 唯有殺回魯東,將那幫佔據了別人土地,殘殺和奴役無辜百姓的華族,全部都趕下海去,方才算是完結。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傍晚。

 在痛苦中煎熬的黃道周、黃宗羲等隆武使團的高層,也終於等到了前來邀請出席的人員。

 依舊是那個叫做張瑜的小夥子。

 小山東。

 黃宗羲的弟子趙逢甲跟他還算熟悉,上去就是一頓詢問。

 小山東卻撓了撓頭說:“你們過去,就什麼都知道了,用不著多問……”

 經過之前的變故,隆武使團的內心,多少都有些沉重,也感覺到了洛陽各方勢力,對於他們這所謂“大明正統”的態度,都很冷淡。

 趙逢甲在黃道周的注視下,不得不硬著頭皮,問道:“最後一個問題,這一次的那什麼政治會議,小太子會來不?”

 “是政治協商會議,不是政治會議!”

 小山東耐著性子跟他解釋,然後說道:“不光是崇禎太子朱慈烺,所有還在洛陽的流亡重臣,都會參加——另外還有各方的勢力代表,都在!放心,跟我走便是……”

 聽到小山東的保證,黃道周等人雖然疑慮重重,但終究還是跟著一起前往。

 畢竟之前趙逢甲就找到守衛,瞭解到了這個小老鄉的情況。

 別看這個張瑜,名不見經傳……

 但他卻是墨家少數在早期跟隨在現任鉅子陳九暮身邊的墨者,甚至還是當初陳九暮出身的墨家派遣小隊“八里風”的成員之一。

 按照傳統,這個都算是潛邸故人。

 這樣的人物,過來負責接待隆武使團,已經算是足夠給面子了。

 ……

 一路東行,過了城門樓子,抵達城東空地。

 一出城,使團之中的諸位強者,就感受到了很濃烈的異常氣息。

 據說在大半個月前,墨家鉅子陳九暮,曾以自己為誘餌,引發天劫,最終將前朝帝師八思巴給一波帶走。

 不僅如此,此處還有四名半神於此交手……

 當日一戰,氣息直至今日,還隱約有些殘留,讓人心生畏懼。

 而隨後,卻瞧見在城東兩裡地,出現了一片廣場。

 廣場正中,有一塊長約五丈、寬約一丈的黑曜石長碑,遠遠望去,卻瞧見碑身正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八個大字。

 此乃“英雄碑”。

 同時也是洛陽大陣的陣眼。

 不僅如此,據說這塊長碑,卻是將洛陽地宮之下軒轅墓的斷龍石所制。

 今天的政治協商會議,正是在這英雄碑之下召開的。

 隆武使團的高層趕到此處時,卻瞧見廣場外圍戒備森嚴,有數支隊伍擠在了入口處,等待著身份檢驗。

 黃道周是個見多識廣、交遊廣闊之人,早年間為了唐王朱聿鍵上位,更是多方奔走,遊說各方勢力,也認識不少人物。

 此刻遠遠瞧著,卻是不由得臉色一變。

 旁邊的黃宗羲瞧見,忍不住問:“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