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子認罪

金鑾殿上,寶月國主君之棟對君璟承一行這次的表現大加讚賞:“璟承德行兼備,堪為皇子典範;沈卿忠勇可嘉,實乃國之棟樑;薛濤為民請命、剛正不阿,民眾戮力同心、共克時艱,朕倍感欣慰。自古聖賢治國,皆賴英才輔翼,有功於國、得信於民者,理當厚賞優待。”

 平息時疫的功勳卓著,其中摻雜的齬齟齷齪也同樣明晃晃擺著。外臣散去,君之棟留下了涉事的幾人,轉到勤政殿親自問話。

 君璟承據實稟告:“此次凼州新豐郡爆發疫病,起因是一個養馬場處事不當。郡守劉罔大肆購置名馬良駒,僱傭陽水鎮村民輪換照看。只因季節更替,水土不服,兩匹新進的貴重寶馬染病而亡,劉罔便遷怒眾人,砍殺了十二個無辜的勞工。”

 “劉罔為掩人耳目,一邊假稱勞工皆是因馬房坍塌致死,重金安撫各人家眷;一邊重新招工,維繫養馬場的正常運作。他將病死的馬匹和虐殺的勞工秘密掩埋,位置剛好在陽水鎮臨河不遠。而後天氣漸暖,屍肉腐壞,這才生出毒氣、引發疫症,最先連累了馬場裡的三個苦力遭殃。”

 薛濤上前陳詞:“六皇子所言,臣已查證屬實。馬場的工匠猶有生還,寶馬亦盡數收繳,人證物證俱在。”

 鄭通不等問話便跪地請罪:“劉罔巧言令色,最會賣乖,臣一時糊塗,竟被他矇騙。他愛好收藏名馬,慣於貪圖享樂,被六爺訓斥後又做出謀害皇子的行徑,實在是膽大包天。”

 君之棟怒火中燒:“璟承在陽水鎮統共才住了百餘日,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接連遭遇兩次暗害,犯上作亂的賊子未免也太過猖狂,你身為凼州刺史,平日裡就是這樣監管的?”

 兩次暗害?鄭通心裡有了疑問:自己明明只安排了一回刺殺啊。

 緊要關頭,鄭通來不及細想,他呈上了劉罔和李吉的認罪書:“劉罔妄自尊大,指使李吉僱兇殺人越貨,二人對罪行供認不諱,皆已認罪伏法。臣身為凼州刺史,識人不清,懇請皇上治臣失察之罪。”

 君璟承似是在欣賞著鄭通的演技:“鄭大人還真是推得一乾二淨,若非本王拿到了確鑿的證據,還真的要被你給逃脫了。”

 君璟承呈給君之棟一隻匣子,其中正是劉罔與鄭通來往的關鍵密函,連同一些見不得人的賬冊名單:“父皇,鄭通剛愎自用、怙惡不悛,不但縱容劉罔欺壓百姓、橫徵暴斂,還以寶馬作為籠絡手段,暗地裡培植自己的力量!”

 君之棟翻閱了一遍怒不可遏:“搜刮民脂民膏,私自養兵養馬,鄭通,朕對你太失望了。你是不是還在盼望著朕速速歸天,以便太子繼位,也好讓滿朝文武喊你國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