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場辯課

盛家學堂。

 眼看家學已開辦了三月有餘,孟安有心考一考各位學子,便別出心裁地設了一次“辯”課。

 孫嬤嬤也有意試試幾個女學生的才情,故而讓盛流芳她們去旁聽。

 盛家待客有道,學室右手邊一列座位本安排的是刑部尚書家的兒子劉茂、掌鑾儀衛事大臣家的公子姜弼,還有蕭家三兄弟。

 劉、姜二人心思不在治學,都是唯恐惹怒父親才裝裝樣子,今日照舊推脫說身體不適,並未就學。故而按時到的,除了盛錦程,只有蕭威、蕭成、蕭餘,外加一直師從孟安的尋常子弟——沈興、賀友文。

 最開始的時候,孟安就對劉茂和姜弼的頻繁缺課很是擔心,儘管日子久了,他也時常覺得自己有負於兩家的囑託。

 孟安輕嘆了一聲,叫按時來的各人靠前坐些,今日暢所欲言,不必拘束著。

 蕭餘求知若渴,聞言則自己動手,往前搬動開桌椅,蕭威與蕭成對視之下哂然一笑:“若非母親講情,你焉能來到這裡?本就是隨侍我們,你倒怪願意靠前。”

 蕭餘登時漲紅了臉,呆立在原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盛錦程見狀連忙招呼蕭餘一處來坐,這樣一來,蕭威、蕭成一列,盛錦程、蕭餘一列,沈興、賀友文一列,六人從右至左依次坐好。

 偌大的學室中間架起了兩道屏風,另一邊,盛家三姐妹、將軍府的蕭茵茵、連同鹽運史家的嫡女錢朵,也一人一座,端坐一齊。

 孟安環視眾人,緩緩開口:“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欲也,今日以‘義利之辯’為題,大家各抒己見。”

 孟安要求嚴格,不光是做文章得有條有理,就算口頭說說也馬虎不得,故而幾個學生均開始默思,得先在心裡把話理順了才穩妥。

 不多會兒,蕭威第一個作答:“義者,公也;利者,私也;公私相較,高下立見。一如蘇武不為高官厚祿所動,北海牧羊十九載未曾屈服,榮歸故里之時百姓夾道相迎,皆贊其乃大丈夫,足可見重義者名垂青史。學生覺得,先生必是想教導我們莫為名利所累,看重節氣大義最是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