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同行

鬱承忙了一日,傍晚前,皇帝將他叫去了御書房。

 “父皇。”鬱承衝御案後的皇帝見禮。

 皇帝揮退宮人,書房裡只剩下父子二人。

 皇帝打量著神色鬱悴的鬱承,緩聲道:“可都安排好了?”

 鬱承頷首:“都安排好了,明日一早便可啟程。”

 戰情緊急,一日一刻都至關重要。

 皇帝沉嘆一聲,道:“此戰艱難,若有萬一,保全自身為緊。”

 他們心裡都清楚,此戰勝敗難料。

 鬱承看著皇帝,心有觸動。

 邊關一旦破了,大昭也就危矣。而皇帝竟讓他保全自身。

 鬱承喉中哽澀,紅了眼眶。

 見他如此,皇帝也心中堵漲,想安慰鬱承幾句,卻不知該說什麼。

 這麼多年,因著曹家隔閡,父子倆從未推心置腹過,許多話都說不出口。

 最終,皇帝嘆聲叮囑道:“邊關苦寒,你傷勢初愈,帶幾個可靠之人在身邊侍候,切莫傷了身子落下病根。”

 “戰事要緊,身體也一樣要緊。”

 “謝父皇關懷。”鬱承有些激動。

 皇帝又道:“你是太子,無需親上戰場,坐鎮指揮即可。”

 邊關原本就有主將副將偏將等數十人,此次又有沈長澤幾人跟隨,領兵之人足夠。

 “是。”鬱承啞聲哽應。

 不是以前的客套之言,皇帝是當真關心他的身體安危。這麼多年,鬱承第一次體會到不加掩飾的父愛。

 皇帝起身走到鬱承跟前,遞給他一塊純金令牌道:“這是朕的御令,可調動任何城池的兵將。”

 鬱承接過,拿在手中似有千斤重。

 想起鬱承的性子及過往行事,皇帝肅聲道:“戰場即殺場,軍令如山,若有不從令者,格殺勿論,切莫心慈手軟。”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這話周太傅曾對鬱承說過。

 道理易懂,做起來卻無比艱難。

 想到切身受過的教訓,鬱承握緊手中令牌道:“兒臣謹記。”

 該囑咐的都囑咐完了,皇帝抬手,拍拍鬱承的肩道:“回去吧,早些歇息。”

 鬱承應聲告退。

 皇帝站在原地,望著鬱承的背影消失在屋門外,沉沉的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