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老石頭 作品

第188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沖天殺氣透寧安!

一聽到黃巢的名字,滿朝文武盡皆驚駭,饒是城府頗深,臉皮厚比城牆,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恐懼和扭曲。

 黃巢起義,是摧毀大唐的最後一根稻草,前後歷時將近七年,與王仙芝起義前後相連。

 最難以承受的是,黃巢起義對士紳門閥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史書是儒教儒生寫就,將門閥士族與儒教分開是因為門閥士族的名聲太難聽,不得民心。

 然而,歷史哪裡是那麼容易粉飾的?

 就比如那南北朝的賈思勰,他在《齊民要術》的字裡行間中表達出種種卑微,如此農學專家,竟然在自己的書中被迫不斷認可儒教的最高地位,認可農學不過是細枝末節,並非大道。

 歷史就藏在字裡行間,所謂的門閥士族都是儒教信徒罷了。那些表達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呈現出來的事實罷了。

 所謂的門閥,在漢代形成,是獨尊儒術之後,大地主與儒教合流之後,形成的對於農田、社會資源、社會話語權的壟斷階層。

 這些所謂的門閥士族,就是儒教眾人罷了。這些士族其實都沒有斷絕,人口眾多,後代廣泛,家族分支龐大。

 古代兒童夭折率高,都會多生幾個兒女,長大之後要分家,鉅富之家經過幾代人也和平民無異。

 窮人呢?窮幾代,基本就要子孫斷絕。現時活著的人,往上數幾代不是有個闊祖宗,就一個小康家庭。

 在科技現代有學者提出觀點,超過七成的現存家庭將在未來斷絕傳承,成為絕戶。

 龐大的人口,都是在少數家庭衍生出來的,如若這位學者所言不虛,這實在是人族最殘酷的事實。

 終究窮人連生存權都沒有,不過是地主豪紳家族傳承的消耗品,活得連一絲一毫的意義都沒有。

 古人把傳宗接代看成最高使命,若是如此,黃巢起義這種滅絕人性的殘酷,又有了被同情的理由。

 為何?這天下太無恥,這底層大眾根本沒有活路,自己都活不了為何讓別人好好活著?不如一起死吧。

 然而,人性無法接受這樣的做法,黃巢起義終究成了歷史上抹不去的瘡疤,人吃人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人性泯滅至此,這又是人族活該滅絕的另一個明證。

 滿朝儒教儒生,大多都有著綿延的家族傳承,哪個不怕黃巢這樣的做法?如今這話竟然是從錦衣衛都指揮使口中說出,而當今太上竟然跟著贊同?

 這簡直是駭人聽聞,從皇家發起一場黃巢式的針對士紳地主的清洗,這天下會變成什麼顏色?

 滿朝儒教大官,滿心驚駭的聽著太上繼續說話。

 “我爹,也就是太祖,他老人家當年就是想要這麼幹來著。你們這些人真當我皇家不知道天下事?就真的任由你們瞎忽悠?

 這天下萬民,絕大多數都是士紳大族的旁支,逐漸的落魄成為真正的貧民。可以說,哪怕是最窮的家子,往上追溯七八代,也都是闊得很。

 然而,往祖宗的方向去看,意義是什麼?人活著,當然應當看將來。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不斷落魄,被欺侮、被壓榨,徹底成為貧民之後,不過幾代就都死絕了,成為絕戶,這就是這個天下真正的模樣。

 我們家祖上也是如此,太祖家,也就是我爺爺家裡,有五個孩子,一場饑荒只有我爹活了下來,這就是本朝太祖的出身。

 窮人為什麼拼命?因為不拼也是要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