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澤畔 作品

第195章 上映,《三國演義》(六)

若是問起歐陽瀾他在三國中最喜歡的角色是誰的話,他大概會回答司馬懿和姜維。

 喜歡司馬懿單純是因為他能忍,而且還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喜歡姜維實在是被那句:“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給震撼到了。

 哪怕再鐵石心腸的人看到這句話可能都會繃不住眼前一酸。

 這句話裡的絕望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尤其是當你將歷史跟這句話聯繫在一起,就更加能對姜維感同身受。

 明明面對魏國的攻勢甚至都奮力一搏將其摧毀了一大半,明明都逼的敵將捨命突襲了,結果卻被自己的君主給背刺了。

 說實話,劉禪上榜敗家子,可能還有姜維的添磚加瓦。

 畢竟光是‘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這句話就可以給劉禪拉滿仇恨值了。

 當然這不是在怪姜維的意思,只是單純吐槽一下劉禪而已。

 可能劉禪很聽話,不搞事,雖胸無大志但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諸葛亮的話他也都聽可他是一名君王,身在其職,當謀其位。

 既然他坐上了那個位置,他就應該承擔起坐上那個位置所需要擔起的責任。

 或許有人會問,倘若劉禪並不願意坐那個位置呢?

 笑死啦,先不說願不願意做皇帝,有本事你別享受皇帝的待遇。

 既然捨不得皇帝的待遇,那就應當做好皇帝應有的職責。

 就算他這個人沒有能力,那也不能二話不說就直接投降吧?

 而且劉禪除了聽諸葛亮的話和不搞事這幾點值得誇讚,光是將父輩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就已經可以挨很多罵了。

 或許諸葛亮的那句:“知天易,逆天難。”就是因為早就看到了蜀國的未來,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吧。

 儘管諸葛亮看到了蜀國的命運,但他仍心有不甘,不斷地探索延續之道。

 而劉禪輕易投降的舉動,何嘗不是將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心血付之一炬呢?

 曾經有一個笑話,劉禪對劉備說:“你兒子不如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