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八王之亂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就是說景帝明顯把路走窄了,這件事之後誰還敢和他下棋啊?

網名沒想好先用這個吧:確實,話說究竟是誰下棋居然不戴頭盔啊?

江南已逢煙雨:當然是咱們可憐的劉賢了!

晚寧睡不著吖(管):哈哈哈哈哈!就是說你們禮貌嗎?

霧都不予:同意!不過這樣看來除了豬豬之外景帝也是在父愛中長大的啊!要不然怎麼可能會這麼肆意呢?

注意看,這個女人叫小美:劉賢:肆意嗎?拿我命換的!

連連:哈哈哈哈哈哈!雖然缺德,但是很好笑啊

雲中誰寄錦書來:話說景帝因為殺了晁錯難受,晁錯會原諒他嗎?

鬱郁斯寧:晁錯說我都死了就別惦記我了!

雲曦:哈哈哈哈哈哈!離譜!

........

蘇玥看著評論區也是笑個不停,平復了一下心情,說:“雖然七王之亂有一部分亂象,但是景帝還是把它收拾了,可是下面這一次叛亂卻落下了千古罵名!它就是八王之亂!”

西晉剛剛統一全國,晉武帝本人有統治才幹,威望也比較高,所以能把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住政局的穩定。

同時,當時土廣人稀,土地問題不嚴重;晉朝頒佈了佔田法、戶調式,罷免了州郡兵,賦稅徭役也不十分沉重,所以整個社會生產是向前發展的。

如果晉武帝死後繼位的皇帝不十分愚蠢,是個中人之才,或者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具有相當的威望與才幹,能夠基本上控制政局,八王之亂就沒有可發生的合適環境。

然而繼位皇帝和接受顧命的輔政大臣的情況遠非如此。

晉武帝的繼任者是晉惠帝司馬衷。

他是晉武帝楊皇后所生,上面有個同母哥哥司馬軌早死,下面諸弟又都太小,所以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被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

然其性魯鈍,世言更謂其為白痴。

不少大臣從晉王朝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出發而主張廢掉他,比較突出的是衛瓘與和嶠。

晉武帝對太子本亦有所憂慮,然其恐身後皇位落於他系,加上司馬衷之子司馬遹幼而聰敏,似有人君之資,武帝甚愛之。

他為使愛孫日後得承帝位,乃不易儲。然守器非才,皇權旁落,亂源已成。

晉懷帝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元年(307年),大赦囚犯,廢除誅三族刑。

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

至此,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中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影響

八王之亂歷時達十六年,期間時有戰亂,後期朝廷已無法掌控全國,受戰亂影響地區亦愈來愈大。

除了諸王互相攻伐的戰事外,期間還有氐人齊萬年的變亂,以及成漢和漢趙兩個政權針對西晉朝廷的一系列戰爭,南方亦有變民杜曾、王如及張昌的起事。

這些戰事都對全國不少地區都造成嚴重破壞,饑荒、疫病頻生,亦令不少人被迫離開家鄉謀生,成為流民。

成漢的領導者李特、李流、李雄皆本住洛陽,就因逃避齊萬年叛亂而入蜀,但就因為益州刺史趙廞見八王之亂的局面而有自立之意,就任用他們為爪牙,及至後來趙廞以及下任刺史羅尚的處理失當而令李氏叛晉自立,建立十六國中的成漢割據政權。

早在東漢末年,南匈奴諸部就因黃巾之亂內遷河內郡,曹操分匈奴為五部時,各部人亦都聚居在幷州一帶,直至晉朝。

匈奴族人劉淵在八王之亂中與成都王聯結,並藉此聯結匈奴諸部,壯大實力。

成都王被王浚等擊敗後,劉淵就乘勢而起,建立漢國,更成為日後滅亡西晉的力量。

魏晉年間,除匈奴外其他外族亦有內遷,而八王之亂期間及後續亦屢見外族參與中原戰事,如幷州刺史劉琨曾多次與代王拓跋猗盧聯結對抗漢國的進攻;王浚與司馬騰亦曾與烏桓人及段部鮮卑聯手對抗成都王。

這些促成了五胡亂華及十六國時代。

晉初體制本將地方軍事及民政分開,分別由都督及刺史掌管,而在滅吳後撤去地方軍力,更讓各都督成為地方軍事力量。

但到八王之亂後期,地方無法抵抗變亂,遂令制度失效,刺史再兼領一方軍政及民政,如兼領幽冀的王浚、領幷州的劉琨及領青州的苟曦都是一方的軍鎮,在北方抵抗漢國的侵襲。

苟曦甚至曾出檄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

永嘉之亂後洛陽朝廷傾覆,據有一方的王浚甚至有自立之意。

但這些兵鎮後來都被漢國所滅。

東海王司馬越在八王之亂後掌握朝權,對外無力控制日益壯大的匈奴漢國政權,對內排除異己,殺害中書監繆播、散騎常侍王延等人,大失人心。

後在永嘉四年(310年)以討漢國為率領行臺出京,帶著大批軍隊及王公大臣離開首都洛陽,致令洛陽防禦薄弱,盜賊橫行。

在其死後,他帶領的大軍以及大批王公大臣在苦縣寧平城被漢將石勒屠殺,不久洛陽亦在永嘉之亂中陷落。

秦王司馬鄴雖在晉懷帝遇害後於長安即位延續國祚,但也在建興四年(316年)被俘,西晉正式滅亡。

而早在蕩陰之敗後,東海王司馬越東走並在徐州收聚兵眾,及後更起兵討伐河間王,迎帝東歸。當時東海王就留下琅琊王司馬睿以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鎮守下邳。

後來琅琊王就移鎮建鄴,在江左發展,奠下了東晉的基礎。晉愍帝死後,琅琊王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

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八王之亂是其重要原因。

八王之亂以極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社會風氣的畸變,造成了秩序的崩潰,把所有的人推向動亂的深淵,給社會帶來深重而又長久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