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馬鈞(第2頁)

 馬鈞看到工人在這種織綾機上操作,累得滿身流汗,生產效率很低,就下決心改良這種織綾機,以減輕工人的勞動。

 於是,他重新設計了一種新式織綾機。

 新織綾機簡化了踏具,改造了桄運動機件(即開口運動機件)。

 原來的織綾機五十根經線的五十躡,六十根經線的六十躡,綜控制著經線的分組、上下開合,以便梭子來回穿織;躡是踏具。馬鈞統統將其改成十二躡。

 指南車

 據中國古史上傳說,4000多年前,黃帝和蚩尤作戰,蚩尤為使自己的軍隊不被打敗,便作霧氣,使黃帝的軍隊迷失了方向。

 後來,黃帝制造了指南車,靠指南車辨別了方向,終於打敗了蚩尤。

 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就曾利用純機械的結構,創造了指南車,可惜張衡造指南車的方法失傳了。

 到三國時期,人們只從傳說上了解到指南車,但誰也沒見過指南車是啥模樣。

 當時,在魏國作給事中官的馬鈞對傳說中的指南車極有興趣,決心要把它重造出來。

 秦朗嘲諷馬鈞說:“你先生名鈞,字德衡,鈞是器具的模型,衡能決定物品的輕重,如果輕重都沒有一定的標準,就可以作模型嗎?“

 馬鈞道:“空口爭論,又有何用?咱們試製一下,自有分曉。“

 隨後,他們一起去見魏明帝(曹睿),明帝遂令馬鈞製造指南車。

 馬鈞在沒有資料,沒有模型的情況下,苦鑽苦研,反覆實驗,沒過多久,終於運用差動齒輪的構造原理,製成了指南車。

 事實勝於雄辯,馬鈞用實際成就,勝利地結束了這一場爭論。

 馬鈞製成的指南車,在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不管戰車如何的翻動,車上木人的手指始終指南,引起了滿朝大臣的敬佩,從此,“天下服其巧也“。

 龍骨水車

 在以前中國許多地區都廣泛使用著一種龍骨水車。

 它應用齒輪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

 中國應用水車有著悠久的歷史。

 三國時期,機械發明家馬鈞重新發明創造了一種新式翻車,才使得翻車廣泛推廣應用,從而形成了從東漢到三國翻車的正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