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昭宣中興(第2頁)

 後元七年,漢文帝逝世,劉啟登基為帝。

 即位初期,採納晁錯削藩的建議,削奪各諸侯王的封地。

 景帝三年,劉濞聯合六位諸侯王,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劉啟殺掉晁錯企圖平息叛亂無果,又任命周亞夫為將,歷時三月平定叛亂。

 劉啟乘勢下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天子為置吏”。

 景帝十六年(前141年),駕崩於未央宮,享年四十八歲,諡號孝景皇帝,安葬於陽陵。

 劉啟繼承漢文帝黃老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重農抑商,輕徭薄賦,實行三十稅一,厲行節儉,減輕刑罰,振興文教,略修禮儀。

 同時採取“南撫勁越,北和強胡”策略,繼續與匈奴和親,對南越安撫,注重積極防禦,在匈奴接壤地區設立關市,和匈奴貿易。

 但劉啟因母親竇太后的緣故大封外戚為侯,開啟了漢代以姻親封外戚為侯的先河。

 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歸,戶口亦息”“移風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績。

 為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歐吼?我記得有人噴景帝的時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殺晁錯吧?

 彘兒快到碗裡來:沒毛病,如果不是因為有周亞夫,那麼景帝很有可能快玩脫了

 我寄相思與明月:對啊,不過劉啟對百姓是沒得說的,而且文景之治嘛,有漢文帝在,景帝肯定不會被噴的太慘

 大漢孝武陛下:so?劉徹的名聲可是臭的很

 我寄相思與明月:沒辦法,不過我很好奇欸。要不是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儒生為什麼要黑他啊?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可是劉徹時期的儒家是外儒內法,不是正統的儒家。而且儒家那群人,只要有利於他們,怎麼說不都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注意看,這個女人叫小美:沒毛病!所以說那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真的很經典啊

 鬱郁斯寧:我發現了,每一次罵儒家這句話都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