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鯨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七章 宇宙模型(第2頁)

盲人摸象?不,是低維無法觸及高維而已。

就如追逐太陽的飛蛾,永遠在路途之中。

他們在升格自身,他們拿出來的“公式”、“公理”、“真理”並不需要是普遍真理,只需要在他們認知的範圍能適用,且獲得當前世界認可就行了。

而如果當他們得知自己的“真理”其實是一種特定情況下的“特例”,還有更加接近自己真實的“真相”的時候,就算他們拒絕相信,他們也會本能的質疑自己的“真實”......而一旦懷疑自身的規則了,那麼,那個神祗的神國可能即將面臨崩潰。

就算完全不相信,腦海裡也會思考會考慮,會下意識的質疑,但對於神祗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

但正常情況下,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普通人,怎麼可能比神祗更接近根源。”

可在這個時候,特例卻真的產生了。

路平安看到了“真實”,看到她們不可能看到的“真實”......這並不是因為他天賦異稟,而是單純的認知限制了眼界,而在超凡的世界之中,當你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自然就無法觀察到它。

“宇宙的根源,好像都藏在基礎構成單位上,而這個多元宇宙的原子不可分,導致了他們不可能往那個方向想,就如當年的愛因斯坦,無論如何都建立不了統一場論。”

愛因斯坦前半生的研究成果何其輝煌,但後半生追求的大統一場論,試圖把引力和電磁力統一起來,卻屢次失敗。

原因根本不在他的實力不足,他已經是最強的頂端.......而是在他那個時代,對微觀世界的發現根本不夠,沒有找到弱力和強力,自然不太可能建立更完善的“宇宙模型”。

當他看不到的時候,自然不會去想,自然不會去研究。

本世界的神祗,也不太可能接觸到路平安的“真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他們當原子不可分當做一個常識的話,自然不會發展出量子力學,自然不會有路平安以其基礎的“世界模型猜想”,也自然不會有對於“根源真實”的猜想......

“或者,萬靈或類似的存在,並不像我之前看到的那樣,是一個實體......”

“或許,它和基礎粒子一樣,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或許,它那不斷分裂融合的模樣,只是經過我腦海過濾的幻想,真實的它,是無數波段的疊加、融合、分裂,它是一個不斷跳動、分裂的過程,能量態和物質態只是它的過程......”

“咦?那麼,恆動是不是也是如此,這永恆的運動,其他人描述的‘恆動’根源,不就是這樣嗎......那不是流星?而是永恆無規則閃爍的粒子態?”

“等下,這不是說明兩者可能是合一的嗎?不斷從‘動(波)’和‘靜(粒子)’之間轉移.....”

“如果它是起源的話,它的干涉自然無處不在,我們,還有我們的萬物......”

“那麼,可否將汙染看做‘波的傳導’、‘粒子的碰撞’......這麼說來,可能有一個更加高維的世界,一個能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