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城中村和淤泥

算上陸江河重生以前的日子,2002年這個時間段到陸江河重生的那一刻,也有好幾十年了。

 所以很多記憶都模糊了,直到陸建強提起這件事,陸江河才想起,2002年左右,青峰村的村支書何光明和縣城的一個老闆合作,要建一個農藥廠。

 因為農藥廠屬於危險化學藥品類企業,在縣城都有嚴格的環評限制。

 所以農藥廠在縣城沒有辦法搞起來。

 但是這個年代,對農村的監管本來就比較弱,再加上鎮一級也希望有稅收,有自己的企業,何光明等人再走一走關係,把農藥廠的選址選在比較偏僻的青峰村,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青峰村的農田大部分是坡地,而且是基本紅線,何光明他們不敢佔,所以把主意打到宅基地頭上。

 但是徵地拆遷的政策也不算太好,只是給予在原址大約700米的地方重新給你搞個集中安置,美其名曰平房換樓房。

 何光明算是村裡的村霸,大部分人敢怒不敢言,想著舊房換新房不算吃虧,也不想得罪何光明,也就簽字了。

 這裡的村民要想拆遷暴富是肯定不現實的。

 但是後來青峰村的農民就慘了,土地和水源都被汙染,未來十年大量的農民患癌去世,農作物也不怎麼賣得出去,只有自己吃。

 陸建強雖然是農民,但是從小也愛看書,愛看新聞,知道農藥廠進來肯定是有汙染,以後必定會影響糧食和蔬菜的收成,所以沒有在拆遷同意書上簽字。

 結果被陸家的兩兄弟批評的一無是處,被何光明找社會上的人毒打了一頓後,還和鎮上的派出所所長串通好,給陸建強安插了一個尋釁滋事的罪名,關了十多天。

 最後陸建強的房子還是被強推,只給了最差的安置房,不斷的上訪後,問題也沒有解決。

 上一輩子,陸江河沒有能力解決這些事,父親上訪的時候,陸江河以及媳婦蘇秋月還被各自領導找去談話,讓兩人去勸說,不然陸江河的公務員都要受影響。

 陸建強和何慧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前程,只得背井離鄉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