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166章 略施手段籠俘虜 十勝十敗郭奉孝(第2頁)

 荀攸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說道:

 “根據史路給我的情報,公孫瓚派了文則領三千士兵駐守上谷郡治沮陽城,鄒丹率兩萬人駐守漁陽,範方領六千人防守涿郡,季雍與五千人屯在薊城。此外,袁紹派遣麴義領兩萬餘人在中山國,公孫瓚親自率領三萬大軍與麴義對峙。

 而我軍匯合閻柔的三千鮮卑騎兵後,數量足有一萬八千人。然而兵員雖多,但大多沒上過戰場。若是野戰,憑藉精銳騎兵,對戰公孫瓚兩萬人不成問題。

 但現在公孫瓚將領均依城據守不出,我軍只能選一處圍困攻城。吾建議向東進攻沮陽城的文則。理由有二,其一是沮陽城距離較近,行軍一日可達。二是文則兵少,且不是精銳,我軍正好可以拿文則練兵。”

 荀攸分析的很有道理,劉和軍目前人數雖然多,但多是些新兵,若與公孫瓚精銳作戰,極易自潰,倒不如拿沮陽城的三千兵馬練練手。

 劉和點點頭,又看向田豐,想聽聽田豐的意見。

 田豐一拱手說道:

 “軍師的計劃最為妥當,另外州牧大人在幽州極有人望,此次遇害,百姓無不為之痛哭。主公不如發佈討伐公孫瓚的檄文,先在道義上譴責公孫瓚。這樣一來,公孫瓚不得民心,失敗也會更快一些。”

 劉和很認可這一點,當即讓田豐寫一篇討伐公孫瓚的檄文,準備在幽州廣泛發佈。

 劉和再看向郭嘉,想看看這個超級智囊,有何良策。

 郭嘉一改往日的玩世不恭,認真的說道:

 “此次主公一定能戰勝公孫瓚。嘉竊料之,公孫瓚有十敗,主公有十勝。”

 眾人皆是好奇,郭嘉如何分析的十勝十敗。

 郭嘉昂首說道:

 “公孫瓚此人,一貫不得朝廷認可,常常不尊朝廷之命,陛下甚惡之,此乃一敗。而主公,數次救援朝廷,深受陛下信任,此一勝。

 公孫瓚以下犯上,殘殺德高望重之士,被幽州民眾唾棄,大義上已經完敗,此二敗。主公為父報仇,為朝廷清除毒瘤,佔據大義,此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