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158章 巨力金剛猛典韋 千斤石獅上城牆

接下來的三天,李傕並沒有攻城,只是在高陵城三面安營紮寨,大有長時間圍困高陵城的態勢。

 劉和等人倒不怕長時間圍困,畢竟高陵城作三輔之地,城內糧草充足,大軍吃個兩三年不成問題。

 三日後,就當眾人以為李傕還是要繼續圍城之時,李傕軍動了。

 李傕不動則已,一動就是三面大軍一起行動。

 高陵城東城,是樊稠、胡珍與白波軍楊奉等人,人數總計兩萬三千人,包括約一萬八千的白波軍和五千餘西涼鐵騎。

 高陵城西城,是張濟、張繡二人為主的西涼軍,總人數一萬五千餘人。包括五千餘西涼騎兵、五千餘郡兵和五千名西涼悍卒。

 正面,也是西涼軍主攻的一面。

 由李傕、郭汜率領王方、李蒙等人,人數足有四萬人。包括兩萬人的郡兵、一萬餘名西涼騎兵以及上萬人的西涼悍卒。

 李傕郭汜二人,對於一個高陵城,竟然出動了足足近八萬人。

 王凌與劉和麵對李傕、郭汜的進攻,也是迅速做出反應。

 在東西兩城,各安排了千人防守,北城門也安排了五百兵卒,防止西涼軍偷偷進攻。

 正面,兩千五百名郡兵,以及劉和三百名長槍兵防守。

 劉和的七八百幽州騎兵,作為應急部隊,隨時待命。

 正面戰場上,西涼大軍擁著近三十餘輛攻城機械慢慢靠近。

 那些機械中,有一輛衝車。

 這衝車可不是白波軍那中隨意尋找的巨木,而是切切實實的帶輪的攻城錘。

 攻城錘長三丈有餘(十米左右),由整個的粗壯又堅硬的槐木製造而成。

 整個槐木兩邊,綁著能推拉用力的長棍,攻城端還包有厚厚的鐵皮。

 攻城錘懸掛在一巨大木車上,可前後搖擺,用來撞擊城門。

 頂部用木板封頂,木板上還蒙有厚厚的牛皮,防止被點燃。

 除了攻城錘以外,還有六輛濠橋。

 顧名思義,濠橋就是用來架在城壕上的木橋,濠橋下有四隻輪子,前大後小,將濠橋推入城壕後,前面高大的兩個輪子猶如橋墩,與後面的小輪正好齊平,整體猶如橋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