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96章 劉子惠代郡任教 公孫瓚南下擊賊(第2頁)

 “奴家整日在家中無所事事,不如也去書院,招三五個孩童,啟蒙教育如何?”

 劉和一聽,這事情靠譜,當即讓蔡琰也參與到國學書院中國,招了些郡中的孩童,啟蒙其教育,就連小玉真也跟隨蔡琰一同學習。

 國學書院與醫學館,成了代郡兩大聖地,學子、孩童來者絡繹不絕。

 劉和命徐邈為學子、孩童提供必要的住宿及飲食,讓他們專心學習。

 這事情一宣揚,來的人更多了。

 轉眼七八天過去,史路與韓觀返回,分別彙報了各自的出使情況。

 韓觀陳述在袁紹處的遭遇,他本勸說袁紹出兵,將公孫瓚趕出冀州,然後與幽州聯合,打壓黃巾賊寇。

 但袁紹手下幕僚眾多,勸誡袁紹勿要與公孫瓚為敵,且先將冀州軍政穩定為先。

 袁紹也是明白人,痛快的回絕了韓觀的主意。

 至於打壓黃巾一事,沮授、審配等人分析,青州黃巾最有可能走安平、中山二國。

 此二國均在公孫瓚佔領之下,這樣一來,青州黃巾必與公孫瓚起衝突,袁紹選擇了作壁上觀。

 韓觀有些羞愧,畢竟出使袁紹並無大的收穫。

 不過劉和也不在意,畢竟袁紹手下謀士如林,很難忽悠袁紹與公孫瓚或者黃巾開戰。

 一旁的史路早已按捺不住,等韓觀退下後,立刻上前,一臉堆笑的說道:

 “主公,下官出使薊侯公孫瓚,此次勸說基本成功。”

 劉和詢問史路如何勸說的,史路不好意思的說道:

 “吾到公孫瓚處,先說主公以五百之兵,大破黃巾萬餘人,乃大功。又陳說青州黃巾有北上之意,數量二三十萬人,勸說公孫瓚避其鋒芒,讓出道路。

 然而公孫瓚大為憤怒,之言要率軍剿滅青州黃巾,雖然劉備、田楷、關靖等人極力勸說,但公孫瓚依舊當場要整備軍隊,即刻南下,與青州黃巾決一死戰呢。”

 “哈哈哈!”

 劉和被史路逗笑了,這廝雖然油滑且多阿諛奉承,但思維敏捷,口齒伶俐,事情辦得也都不錯。

 “很好,很好,若是公孫瓚與青州黃巾起爭端,那幽州也有一絲喘息之機。”

 史路上前兩步,滿臉討好的笑容,繼續說道:

 “主公,不止如此。吾繼續說袁紹乃是四世三公之後,威名遠播。韓馥讓出冀州乃是感念袁紹之德,希望公孫瓚也讓出冀州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