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 作品

第270章 十德圓滿

要給郭巧茹安排什麼位置,李正坤早已心中拿定了主意,但暫未講出來,包振堂、李天侯似乎有所察覺,但攝政王沒講,他二鬼可不敢亂說。呵呵。

對於兩位王妃的封號,李正坤吸取給兩位母親議尊號的教訓,絕不能讓二位心愛的王妃產生一丁點厚此薄彼的感覺,於是決定設立東西兩宮,皆封皇后,具體誰為東宮皇后,誰為西宮皇后,亦由二位皇后抓閹定奪。

李正坤請來母親郭巧茹做見證,讓阿述玉提娜和席青忭抓閹,席青忭尊阿述玉提娜為姐姐,請她先抓,阿述玉提娜推辭不掉,只得先取,結果抓了西宮,席青忭便抓了東宮。

李正坤命包振堂擬旨,封王妃阿述玉提娜為西宮皇后,封王妃席青忭為東宮皇后。兩宮規制、權力完全相同,不分大小先後。阿述玉提娜和席青忭都非常滿意而高興。郭巧茹也很欣慰,直誇兒子此事辦得公道漂亮。呵呵。

到了九月九日吉日,李正坤登基大典在陰京平都山陰天子皇宮如期舉行。

文武群臣皆著吉服,排列在大殿之上,李正坤高坐北面龍椅,身穿明黃色繡金龍袍,頭戴平天冠,冕十二旒,威嚴而神武。

包振堂起草的登基詔書靜靜地躺於金案之上,李正坤沒有動它,而是從龍袍袖中另外拿出一卷,交於包振堂誦讀。

詔書乃是李正坤親自起草,講明從即日起,陰間跟陽間同步,不論社會制度、科技發展,還是經濟建設、法律制度,全跟陽間一樣。也即是說,陽世間有什麼,陰冥間便有什麼,人有什麼,鬼便有什麼,從此之後,陰陽之間社會形態相同、發展同步,再無代際差別。

詔書還闡明瞭為什麼要陰間和陽間同步發展,因為陰間時光恆定,鬼又無生老病死,無生存之壓力,故不需要象陽間的人一樣拼命追求知識、發展科技,改造自然,陰間現有的各種知識都是陽間人的成果,人死之後變成鬼,便將這些成果帶下陰冥,但因陰間社會形態沒有跟上陽間步伐,故所承陽間之各項知識成果幾乎都為一鱗半爪,不成系統。

陰陽有這樣的差距,原本無可厚非,陽世的責任本在於發展科技和理論,陰間的職責卻在於塑造心靈、淨化靈魂、止惡揚善,但若陰陽不同步,則會在各自履職方面多有阻滯,不能順暢。

鑑於此,陰陽須同步發展,才能保證人鬼輪迴不滯,陰陽平衡和諧。

這份詔書並非另闢奚徑,想要標新立異,脫卻歷代登基詔書的窠臼,而是闡述陰陽共同發展的理由,指引了陰冥發展之方向,算是一份明定國是詔。

包振堂宣完,群臣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包振堂震驚不已,終於驗證自己的猜測:皇上李正坤已達到讀書第三重境界之第二步。包振堂自己已達到讀書三重境界之第一步,但無論如何再耗時與努力,下陰一千多年來,都達不到第二步。

李正坤達到了讀書之最高境界,即第三重境界之第二步。李正坤屬天生絕種,又能行走陰陽,熟知兩界,智慧超常,時時開悟,漸至能識別人鬼,看穿兩界。古今中外、陰陽兩界,至今皆無達者,李正坤乃第一鬼也。呵呵。

霍蒙生跟李天侯、朱高華站在一起,喜道:“皇上真是萬古聖君,陰冥早該如此啦,要不然再隔一兩千年,陰冥被陽間甩得更遠,待人間已經在量子世界、人工智能、無盡能源等方面都取得巨大突破,我們陰冥還象今日一樣處於矇昧之狀態,恐怕皇上費盡心血建起的七座大獄也管不住番鬼了。真要到了那一步,中土之外大小番國定然再次脫離陰廷法統,裂土自立,背離陰陽輪迴大道。除開番鬼,也許連中土之鬼,朝廷都難以約束,造起反來,砸掉孟婆司六道輪迴入口,便會陰陽阻滯不通,給陰陽兩面都帶來災難!”

他在班中講話,被李正坤看見,下諭道:

“霍愛卿說什麼呢,講出來眾位愛卿都聽一聽。”

霍蒙生尊旨,重複了剛才的話。

群臣似乎有些理解李正坤出這份詔書的意思了,但李正坤卻哂笑道:

“霍卿所言,雖點出陰冥有此擔憂,但陰冥自有處置之道,完全勿須杞人憂天。”

霍蒙生不解:“既然如此,皇上為什麼還要推行陰陽同步呢?”

李正坤道:“這正是朕的使命啊!霍卿給朕上的經濟政策條陳,不也是陽世間現在的理論研究成果嗎?朕的方向跟卿的方向不正相同麼!”

霍蒙生跪拜在地:“臣跟皇上永遠同心,一定戮力向前,協助皇上推動陰陽同步。”

李正坤深表嘉許。

李天侯、包振堂、朱高華、王欞等鬼,皆懂李正坤心思,都深為認同,願跟霍蒙生一樣,助推陰陽同步。

其餘大臣見了,不管一時領會與否,都跪地磕頭,表示堅決遵從皇上旨意,向著皇上指出的方向闊步向前。呵呵呵呵。

登基大典之後,便是冊封十殿閻王。對於十位閻王之選,李正坤心中早已確定,其中便有李天侯。

但李天侯不願做閻王,請求李正坤放他轉世投胎。

李正坤非常不解,李天侯自打到自己身邊做了軍師兼謀士之後,慫恿攛掇自己造反自立最為起勁,大大超過包振堂和朱高華等鬼,為什麼如今功成名就,到了享受富貴的時候,卻要轉世呢?

李天侯奏道,自己之所以力勸李正坤造反,一是陰廷顢頇失能,二是李正坤命數非常,絕非鬼下之鬼,故相勸舉事。而他自己,則是想要輔佐一位明主,展露胸中所學,並非是為了打江山坐江山,享受榮華富貴。俗話說,功成身退,現李正坤已登上陰冥至尊之位,成為全冥獨尊的陰天子,自己的功業便算建成,此時不去轉世投胎,更待何時!至於閻王之職,還請李正坤另覓賢能之鬼。

李正坤苦留不住。

包振堂、朱高華、霍蒙生、禇雄兒、江充等原五華山班底之鬼,包括後來的楊鋟鍔、王欞等鬼,也都勸李天侯留下來,大家一起輔佐皇上,治理好陰冥,管理好番鬼,以促進陰陽順暢流通,共同進步發展。

無奈李天侯去意已決,眾鬼皆勸止不住,只得輪番給他設宴餞行,把酒話過往,互道珍重。嘿嘿。

李正坤登基之後,便帶著兩位王妃搬入皇宮,攝政王府更名為郭府,留給母親郭巧茹居住。攝政王府管家畢勝,在包王府時已是淨身,便隨李正坤入宮,任皇宮大太監總管。

李正坤在宮中設宴數月,給李天侯告別,凡跟李天侯相識之鬼,祁步達、黑頭鬼、餘元奉等鬼不說,原五華王府李天侯所有屬下及同僚,無論現在京中還是京外,全部召至平都山,跟李天侯飲酒話別,故盤桓數月之久。

酬酢餞別之後,李正坤帶著滿朝文武、李天侯所厚之同僚、朋友,送李天侯至孟婆司,從人道上等投胎轉世。

李正坤認為,人——應具備十德,即:善、信、節、義、容、勇、尊、智、樂、孝,陰冥十座閻王殿乃是塑造心靈、淨化靈魂、匡正人性最為重要的地方,因此,十座閻王殿必須按此十字各領一字,以明各殿在塑造人心、人性上的方向與側重點。

十座閻王殿原來豎立於大門外的石牌坊,仍然豎立不廢,其上所書的四個大字,從第一閻王殿到第十閻王殿,依次為:

生死吉凶、厲加其戮、繩墨鑿心、剝骨刺戮、剜惡斷念、碓怨鉗逆、貪奢如煉、煎髒炙髓、王法如山、富貴壽夭。

各殿石坊上的四字,說出了各閻王殿所轄地獄對惡鬼劣魂懲罰之刑,具有深刻的震懾之威,故而李正坤命予以保留,他新加十字,懸於各閻王殿的大殿之上,以時時提醒各殿閻王及殿中吏、曹、辦、役等鬼,牢記匡人之十德的使命。

李正坤下旨,冊封十大閻王,並將人之十德所對應的字,製成方方正正的黑底金字鐵牌,其大如席,一同賜予十位新封閻王。

十大閻王分別是:

第一閻王殿閻王:禹奇出;所賜字為“善”。

第二閻王殿閻王:王戰愴;所賜字為“信”。

第三閻王殿閻王:包振堂;所賜字為“節”。

第四閻王殿閻王:禇雄兒;所賜字為“義”。

第五閻王殿閻王:王欞;所賜字為“容”。

第六閻王殿閻王:楊鋟鍔;所賜字為“勇”。

第七閻王殿閻王:郭巧茹;所賜字為“尊”。

第八閻王殿閻王:江充;所賜字為“智”。

第九閻王殿閻王:朱高華;所賜字為“樂”。

第十閻王殿閻王:艾米麗;所賜字為“孝”。

對這新封十位閻王,說話人需要作兩點說明:郭巧茹未被封為太后,是因為鍾花的離去觸動了李正坤,使他覺得既然鍾花娘不願在皇宮安享富貴,陽世母親郭巧茹便也不上太后尊名,封為第七殿閻王,讓母親去匡正人之十德中的“尊”德。母親在陽世時之處世立人,下陰後之堅毅不拔,歷經磨難,均可為人之典範,正與此德十分相符,故而加封。

郭巧茹被封為第七殿閻王之後,遂搬入七王府,原由攝政王府改成的郭府改名為郭王府,供李正坤政務之餘,出宮來跟母親團聚之用。呵呵。

第二點需要說明的是第十殿閻王艾米麗。艾米麗即為朱元璋討平陰美國後帶回來的女番鬼,原本是想借著艾米麗的事,向李正坤講明用中土文明禮儀教化四方番鬼的道理,然後送她去投胎轉世。但李正坤將艾米麗留了下來,因為他覺得艾米麗不論是在陽間,還是到了陰冥,都於平凡生活之中盡力侍親孝親,心情安適恬淡,不求聞達富貴,實為難能可貴,正可做四方番鬼家庭之典範,故將艾米麗封為第十殿閻王,宣講“孝”之德。

李正坤即陰天子位,成為新一代鬼王。冊封十大閻王,形成“一王十君”格局;封賞功臣;選賢任能,闢為城隍,治理地方,有了“遍地隍”;制定陰冥與陽世同步發展的國策;建立經濟發展制度;設立七座大獄,統馭四方番鬼。等等等等。

上述措施徹底鼎定陰冥之世。通過此番改革,甚至少兩千年內,陰廷可保無虞,陰冥可保不亂,至於兩千多年後,陰陽之間會否產生新的隔閡,需要再加匡正,因為禹王已轉世歷練,到時陰天子李正坤自會請回禹王,將天子之位讓於他,再由禹王來實現陰冥變革,趕上陽間之步伐。呵呵。

關於這一點,是無需要擔心的,但另有一點,說話人需再饒舌幾句。

陰陽兩面皆處於地球之上,一體兩面,緊密相連,則地球終究會被膨脹的太陽吞噬,真到了那一天,陽世盡毀,無須諱言,則陰冥之世將會如何?

鬼,是不死的,因為鬼乃靈魂之外形,只要魂魄之不散,形之存否並不重要,故而在陰冥之世中,無論將鬼怎樣折磨割裂,大卸八塊也好,寸磔也好,剁為醯醢也好,甚至燒成灰、磨成粉,都不要緊,靈魂雖覺苦痛,但並不會因形散而消亡,故而鬼乃是“我痛但我一直在”。

太陽系毀滅之後,陽世不存,陰世失去依憑,會從陽世剝離出來,帶著因陽世毀滅而擠滿陰世的鬼魂,飄入茫茫宇宙之中,尋找新的附著之處。

也許在宇宙中漂泊許多年,也許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乃至幾億年、萬億年等等,實難按現今陽世定義之時間來表述,總之也許很快,也許很久,飄蕩的陰世會撞著能夠附著的陽世,合二為一,成為新的陰陽共同體,飄蕩的陰世便結束漂泊,安定下來。

而其所附著之陽世,無論怎樣荒涼寒冷,都將逐步開始氣候轉暖,葳蕤漸生,直至佈滿靈性,鮮活的生命充斥其間,建立起新的陰陽輪迴。

也許有人會打破砂鍋紋(問)到底,要是不僅地球所在太陽系毀滅,而是所有已知的、未知的宇宙皆消亡,則所謂陽世另一面之陰世又將如何呢?

面對此詰問,說話人只能翻翻白眼:關於這個問題,你若有什麼高見,願聞賜教。呵呵呵呵。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