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實 作品

第三十八章(第2頁)

 智王臨走前叮囑繡鸞,這個王嬤嬤是他最靠得住的人,只是人太梗直了些,要繡鸞好好跟她學習規矩。繡鸞拭去眼角一滴淚,不敢回嘴。可能是覺得自己的話太生硬了些,王嬤嬤隨即略帶歉意道:“老奴一輩子吃虧在這張嘴上,脾氣不好,不會哄人。只是連老奴這幾句話也禁不起,進了王府後,也活不下去的!王爺把小姐的交給老奴教,老奴說不得就得討人厭了,一味說好話,是不頂用的!”

 “嬤嬤,良藥苦口,我省得!”

 王嬤嬤微微笑道:“小姐是個聰明的人,事情就好辦了!小姐,嫁了人就不比做姑娘了,王妃和別的側妃既不是你的爹孃也不是你的姐妹,不會寵著你的,你可知道?”

 繡鸞點點頭,柳葉兒也是這麼說的,只是委婉些,想來這個嬤嬤也是個靠得住的。

 見她點頭,嬤嬤接著道:“那我先把府裡的情況跟小姐細說說,明天再開始學禮儀,可好?皇家規矩多,不比民間散漫……”

 繡鸞的臉白了,王府有一個王妃兩個側妃,繡鸞以為自己會是第三個側妃,誰知王嬤嬤嗤地笑了一聲,給她講了兩個側妃的來歷,王爺依例有四個側妃,智王現有兩個側妃,徐氏是徐貴妃母家的遠房侄女,徐貴妃憐她父親戰死,母親病故,自小養在膝下的,而智王的母親是徐貴妃的侍女,因此二人是自幼便相識的;董氏的孃家雖比不上王妃謝氏的孃家名滿天下,如今也算是文壇的領軍人物,當年受冤入獄,幾乎要抄家流放,是智王力挽狂瀾,救了其一家,董家獻出嫡女為婢,以示謝意,王爺為了籠絡董家,自然不能讓她做侍女,就納為側妃。

 繡鸞像一隻醜小鴨般低下了頭,第一次,失去了小縣城姑娘的傲嬌底氣。王嬤嬤揀出一枚羊脂透雕玉佩,放到繡鸞的手中,“上面雕的這個恪字,是王爺的名字,姑娘手裡這個是獨一份兒,王妃的玉佩是翠玉透雕智字,兩個側妃都沒有呢!姑娘沒有孃家可以仗恃,所能倚靠的也就是王爺的情意!姑娘可明白?明白就好,宋貴人生前最倚重老奴,老奴也盡心服侍,如今承蒙王爺不嫌棄老奴,打發老奴來伺候姑娘,是老奴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