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實 作品

第三十九章(第2頁)

 沉默了一會兒,霍老頭兒搜腸刮肚找話題,無奈從奉賢幾個月時父女分離後,基本沒有什麼交集,哪有什麼可聊的,雖然霍老頭兒背地裡幫了奉賢不少忙,可這又不好拿出來表功,柳葉兒大約是這父女二人能平靜交流的唯一話題。

 “奉賢,龔劍雲這個人你知道嗎?人品如何?”

 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裡,龔劍雲也算小有名氣,奉賢當家理事要與各路人打交道,自然識得。

 “我也只是有個耳聞,與官府裡的人打交道一向都是公爹和相公的事。這個人倒沒什麼惡名聲,前頭娘子是病死的,龔捕頭給她求醫問藥的倒也盡心。現在剛升了捕頭,據說縣太爺對他十分倚重。不過皂隸,也沒什麼大前程。算是一門好親事,龔捕頭定能護小七週全。龔捕頭央人來提親了麼?”

 “還沒呢,他還下不來地呢。他跟學文露了口風,想來是有此意。我有點拿不定主意,龔家沒有個當家人,怕是娶得急,小七年紀小,怕她禁不住。”

 “你是十五上嫁的,到底吃虧,你妹妹們都是十七八才嫁,就好多了。就算小七十七歲嫁人,也還得三四年,我怕那姓龔的等不了。”

 原來,梁國一般十五歲始婚嫁,再小點也有,不多,女子十八歲倘若不是守孝惡疾之類的情況,必須嫁人。百姓家的女孩子二十歲是一個大限,再不嫁,官家會派官媒強行許配人家,那可就說不定嫁個什麼死貓爛狗了。賣了死契的丫鬟使女,二十五歲是大限,必須嫁了,倘若自梳不嫁,是要交十兩銀子才能立女戶的,雖不是罰金也差不多的。

 奉賢沒多說什麼。

 休養了幾天,龔劍雲能下地了,便告辭了。

 沒幾天,柳家老爺來幫龔捕頭提親了。雖然,奉賢一直不肯與霍家來往,但是柳家老爺一直與霍家有來往,出門行商常替霍老頭兒給京裡捎些東西,從京裡回來也常捎一些京裡霍家的書信土儀,相對而言,京裡霍家老爺更賞識他一些,幫他穿針引線,助力頗多,柳家才能在京裡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