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風雨欲來

就在陳知命踏上歸程。

 陳阿蠻在青丘守著小棉襖盪鞦韆時。

 長安城卻變得風聲鶴唳起來,一種沉重壓抑的肅殺氣息在蔓延...

 往日熙熙攘攘的長安城街道店門緊閉、行人稀疏。

 彷彿一夜之間,整座長安城的百姓,都已經知道了風雨將至...

 這種沉重且壓抑的肅殺氣息。

 最初是從一座叫做吃書樓的酒肆泛開的。

 吃書樓是一座酒肆。

 之所以叫吃書樓,是因為樓裡最勾人的不是酒菜、而是那位說書先生王懷儒。

 王懷儒是一個窮秀才,耗盡家財好不容易入了吏部檔籍,從青州一步步考入了長安,不料在因為吃了同窗送的燒鵝壞了肚子。

 在考場上發揮失常,最終落榜無緣廟堂。

 科舉失敗後,他找到那位高中了狀元的同窗,想要借些盤纏回青州。

 奈何那位同窗家的門檻太高,府第太深,一個落榜生連在門口駐足的資格都沒有,哪裡又會讓他進去。

 無奈他只好留在長安討生活。

 做過捉筆人、當過訟師、也賣過苦力,最後因緣際會,成了酒肆一個說書人。

 這一說,就是二十年。

 他講升斗小民的悲歡、講古史野聞趣事、也講江湖修士傳說……

 隨著他名聲越來越大,故事越講越深,最後來酒肆的客人,幾乎都已全是聽他講故事而不是喝酒了。

 直到他娶了酒肆風韻猶存的老闆娘後,酒肆也就變成了吃書樓。

 昨日...

 他如往常一樣端著一個茶盅登上了戲臺。

 只是不一樣的是,他換上了青衫,將滿頭灰白青絲打理的一絲不苟,彷彿又變成了二十多年前那個懷揣著希望的讀書人。

 他站在戲臺上,環顧滿座賓客,眼裡透著前所未有的光。

 他說要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不知年月。

 或許是在上古、或許是未來,也或許是在現在,關於一個皇帝。

 當驚堂木敲響的那一瞬。

 整座吃書樓的賓客都被他吸引了心神,下意識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安靜等著下文。

 此後半日。

 王懷儒將故事娓娓道來,彷彿身臨其境。

 賓客們卻越聽越不對勁。

 特別是聽到皇帝自囚太極殿將近二十年,暗中授意周烏龜和馮異人以稚童煉藥吞食,以求長生久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