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壯年戰場(第2頁)

 最先出手的自然是作為東道主的興復諸葛亮,作為他最強大的思想武器,一篇《出師表》正是他最直白的寫照。

 只見興復諸葛亮發聲之後,在他背後那漢之大纛附近立馬出現了金戈鐵馬之聲,隨即有大量頭懸白巾,悲痛而堅定的漢兵出現。

 其兵方一出現,就朝著點將臺下諸多壯年諸葛亮殺將而去。

 在這個瞬間四周的其餘壯年諸葛亮自然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各自並不認可,但在此時,他們的敵人只有一個。

 所以看似傲立於點將臺的興復諸葛亮是最強勢的一方,實際上他需要同時面對和擊敗所有人。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一位手持竹簡的布衣諸葛亮面對來犯漢兵,同樣口中吟誦,亦是屬於諸葛出師表中的文字,但此時在他的語境歷史之中卻發揮著截然不同的蘊意和威能。

 只見他的話剛剛說完,他周身就彷彿置身於青色雲霧之中,竹簡來回組合,蘊含著史家之力,而那漢兵在靠近他之後,一個個彷彿失去了目標一般不再進攻。

 另外一邊,一位書生裝束的諸葛亮雖然年過中旬依舊躬耕於隆中,可他依舊安貧樂道,面對來襲漢兵,口中低吟:“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僅僅一句話之後,那些氣勢洶洶的漢兵,就在他的草廬之外躬身行禮,不再輕進半步。

 如果說諸如這兩位諸葛亮的反應,在場大多數諸葛亮都是以較為平和的方式輕鬆化解了漢兵的襲擾,那麼在另外一側,彷彿和這一處格格不入。

 一位身著戎裝,白衣亮甲的諸葛亮,輕蔑地看著那些漢兵,竟然不發一言,提劍就砍,分配到他那個位置的漢兵甚至不夠他塞牙縫的。

 短短數個回合就被斬殺殆盡,並在此時白甲諸葛亮傲氣發聲:“有文事必有武備。”

 言語之後,他自身周圍,更是同時出現大量戰兵,雖然不似興復諸葛亮召喚出的漢兵那麼強大,可勝在可以和他組成戰陣衝鋒陷陣。

 各方鬥法的第一個回合,興復諸葛亮以一己之力對戰四方之人,雖然沒有位於下風,可真正取得的戰果也確實不多。

 整個壯年戰場堪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除了幾位以言破言的諸葛亮外,同樣有類似工家諸葛亮一般,揮手之間巨弩橫空防禦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