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官吏架構

隨著秦天縱提起這個,眾人都是來了興致。

 既然要開國。

 那就得定政治架構了。

 古往今來。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王朝是建立了裁定架構的。

 而是很早之前就將一切都安排好。

 到時候開國受封大典上也可以昭示百姓,樹立權威。

 而且--

 這開國建制可是關乎到眾人的利益了,這一點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什麼官員,什麼品階,這些都有考證。

 而且屆時授予官職,那肯定是要對照如今炎黃的架構來的。

 這一點上,眾人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從秦天縱開始謀劃開國建制開始,群臣心中都早已經有了腹稿。

 “諸位,此前便說過,萬代以來皆行秦制,幾千年來,不管是漢也好,還是隋唐也罷,亦或者明清,都離不開對秦制的強化和調整,你們如何看?”秦天縱再度問道。

 古往今來。

 華夏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便是秦朝。

 這奠定了華夏數千年來的政治基本架構,而後世對於這樣的架構也只是做出了微調,而非是全盤否定。

 就拿變化較大的隋唐來說。

 雖然名義上是三省六部制,但骨子裡還是三公九卿的繁衍罷了。

 只不過,六部在一定程度上精細了專業職能。

 更有利於政令的推廣,加強了中央集權。

 而且,這樣的形勢持續到了現代也是依然如此。

 可以說,秦制經過千年的發展,這已經經過了歲月的洗禮,並不需要他再自創了。

 他也沒自大到,自創一個制度出來。

 拾前人牙慧便可。

 隨著秦天縱的話落下,基調便是定下了,眾人紛紛對視了一眼,放下了心來。

 這與此前透出的一些口風是一樣的。

 倒也還符合。

 不過。

 倒是沒人站出身來首先發言。

 皆是將目光投向了百官之首的諸葛亮。

 似乎他們早已經商議好了。

 諸葛亮見眾人目光投來,也不著急,慢慢的站出身,道:“主公,按照您之前說的,承襲秦制,接續三省六部之法,微臣已經與群臣商議完畢,此法確實可行,這是初步方案。”

 諸葛亮手一招,一份文書便是出現在手中。

 一旁早已經等候的魏宗賢連忙將其接過,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