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算 作品

第46章 鳳凰山烈士陵園

當天下午,山寨裡略懂風水的三當家李老拐拿著他的羅盤在鳳凰山找了一塊向陽的風水寶地,這就是後世舉世聞名的鳳凰山烈士陵園所在地。

 到抗戰結束的時候,入駐這個烈士陵園的抗戰烈士超過了1萬人,被稱為國內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園之一。

 鳳凰山烈士陵園和鳳凰山山寨被譽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也是蛟河縣的紅色旅遊名片,享譽海內外!

 1931年10月1日,鳳凰山烈士陵園正式落成,同時第一批抗日烈士正式入駐。

 10月的東北,樹葉都開始枯黃了,天地一片蕭索。

 這一天上午10點,6具棺木離開了鳳凰山山寨,向兩裡外的鳳凰山烈士陵園而去。

 抬棺的有山寨的大當家、二當家以及少當家,本來三當家和四當家也想要來抬的,但是被周浩給拒絕了。

 三當家李老拐負責山寨的情報工作,不是他的綽號叫李老拐,是他的右腿真的被槍打了,後來沒有恢復好,走路一直都是一瘸一拐的,大家怕他抬的時候給把棺材抬翻了。

 至於四當家,周浩今天給他的任務是組織整個下葬的儀式。

 今天的這個下葬儀式,山寨裡的人都參加了,除了那39個躺在床上的重傷員。

 整個山寨近2000人參加這個葬禮,場面很是壯觀。

 剛加入鳳凰山獨立團的袁長偉和他的兩個排長馬大民劉峰抬著一個棺材,因為這個棺材裡躺著是他們連的士兵孫德寶。

 幾人一邊走著,一邊嘮嗑著,馬大民很是不爽地說道“連長,這個孫德寶可以啊,這口壽材是真的不錯,用料很足啊,這抬著夠沉的,關鍵是還要我們幾個長官給他抬棺,這小子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啊!”

 劉峰對於馬大民的這個說法頗為贊同。

 “我們連滿編的時候可是180人,不少兄弟都是拋屍荒野,孫德寶這小子下去了肯定會捱揍的。”

 “老子要是光榮了,要能得到這個待遇,那也就死而無憾了。”袁長偉也是一邊哼哧地抬著,一邊說道,“本來老子還想等情況明朗了,就離開鳳凰山或者回歸東北軍或者自己拉隊伍和日本人幹,現在看來,操那個閒心幹毛啊,老老實實待在這裡就好了,現在老子都是副營長了,我敢肯定,這個鳳凰山啊,肯定會飛黃騰達的,你們兩個傢伙也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也是東北講武堂畢業的,今後在這裡肯定也能獨當一面。”

 劉峰呵呵一笑,“連長,你還想自己拉隊伍幹,你信不信你要是想走那就是光桿司令,我是不想和你出去吃苦的。跟你混的那些天,吃的吃不好,睡的睡不踏實,武器彈藥也是一路跑一路丟的。我們一歸附鳳凰山,人家立馬輕重機槍擲彈筒的給配置得那叫一個到位。”

 “我可是聽說鳳凰山獨立團可是弄了不少的軍事物資,自己苦點累點倒是無所謂,要是缺槍少彈的,那可就不好乾了。”馬大民也附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