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豬 作品

第516章 讓我告訴你們歷史

呂建坐在遼河邊上,面對大明的孫承宗,大清的皇太極,侃侃而談大明和大清的未來歷史。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沒有了我的斂財手段,崇禎的大明在大清的不斷入侵削弱之下,國內災害更加嚴重的摧毀下,在東林黨不斷作妖誤國的情況下,各地流民紛紛揭竿而起,崇禎的大明王朝財政徹底崩潰。為此將加徵遼餉,然後隨著李自成的發展壯大,後期還會加征剿餉,練餉。

 而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反過來又催生出更多更強大的流寇,他們席捲西北,糜爛江南,最終在崇禎十七年,百萬流寇大軍在李自成的率領下,包圍北京,東林黨人紛紛開城投降。我的那個好知己崇禎皇帝,會弔死煤山,實現了大明錚錚的鐵骨誓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孫承宗越聽心情越沉重,他心裡清楚的很,如果沒有眼前這個財神爺,在不斷的為國庫斂財,為內帑斂財,其實大明的財政,早就在那群君子治國之中,就崩潰了。

 雖然呂建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套完整的經濟運作模式,讓當時的大明財政有所緩和。但呂建被驅逐出朝廷之後,大明的財政正在急速的惡化。這才有自己在心中不斷糾結的,準備上書,請增加遼餉的無奈之舉。

 其實自己的辦法,就是割肉補瘡。也是無奈之舉。

 不要說後面那兩個捐稅的加增,就這一個增加了,再在那些貪官汙吏上下其手層層加碼之下,就會逼迫著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然後就順理成章的像呂建說的那樣,那些走投無路的百姓,會紛紛加入到流寇之中,讓大明的財政收入再次減少,圍剿流寇的軍隊會繼續增加,費用支出更加龐大。然後不得不再增加百姓的捐稅負擔。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他後面說的加徵什麼練餉,剿餉,讓大明的財政走入一個死循環。

 最終財政徹底崩潰,無錢練兵無錢剿匪,天下流寇洶洶,最終滅亡大明。

 從良心上和感性上,他想反駁呂建,他不敢和不忍面對那樣的結局。

 然而細細想起來,他的確是沒有理由反駁。只能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而孫師傅你,將在不久之後,被你的東林黨所排擠,最終致仕還鄉。然後在這位皇太極,第4次入寇的崇禎十一年的時候,你率領全族子弟,死守高陽抗清,最終全族被這位皇太極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