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大漢之仁

三日後。

 狼居胥山祭壇前,太上皇儀仗擺開,【漢】字大旗舞動,號角齊鳴,鼓聲震天。

 山裡的鳥雀被嚇的飛起,野獸被唬的遠遁。

 劉備身穿龍袍,頭戴玉冠,威嚴而莊重。一眾文武,肅穆而立,萬餘羽林軍整齊劃一,氣勢磅礴。

 當劉備登上狼居胥山的祭壇頂部,面向文武百官時,號角和鼓聲立刻停止。

 整個世界彷彿都安靜了下來。

 劉備俯瞰著萬里江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志:

 “數百年來,匈奴、鮮卑頻頻襲擾大漢,西方諸邦時叛時附,南蠻、百越若即若離。

 如今,中原周邊諸域皆為我大漢疆土,胡蠻羌氐倭夷等異族皆歸為我大漢之民,以自稱漢人為自豪。

 悠悠華夏、滄海桑田,有此功績,全賴我父子齊心奮鬥。”

 這時,司儀官開始誦讀祭文,讀罷,禮樂幽幽而鳴,上接天宇。

 文武眾人仰望祭臺進行封禪禮儀的太上皇,亦是感慨萬千。

 關羽和張飛在想早年打黃巾兵時的捉襟見肘,在想督郵刁難的恥辱,在想被呂布奪家的憤恨,在想被曹操追擊的窘迫,更在想今日的輝煌。

 趙雲在想界橋之戰後初遇劉備的場景,在想巧遇關羽張飛,投到劉備麾下的經歷,在想長坂坡的潰敗,在想東吳護主的艱辛,更在想今日的騰達。

 法正在想接引劉備入川的冒險主義,在想漢中之戰的焦灼,更在想今日的鼎盛。

 諸葛亮在想初出茅廬時的弱雞兵馬,在想火燒新野的無奈之舉,在想被迫舌戰群儒聯吳抗曹的運籌,在想火燒赤壁的殫心竭慮,在想南下荊州的高光時刻,在想不得已留下關羽而入川作戰的心酸,更想到今日達成的偉業。

 眾人神遊暢想時,劉備進行完繁瑣的祭祀儀式,即將進入最後的叩拜天地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