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河西走廊

大軍向西行進多日,始終迎著東北風前進。

 因為剛過年關,氣溫還很冷,野外的積雪還沒融化,曠野上依舊是一幅冬天的景色。

 涼風吹過,依舊有些刺骨,很多百姓躲在家中貓冬。

 這個時代,【民多凍死】是奏表上最常見的字眼,後世人眼中浪漫的大雪,在這時候是殺人的利器。

 《漢書》中記載:

 “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凍死。”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關東十餘郡人相食。”

 《西京雜記》中有記載:

 “雪深五尺,野鳥獸皆死,牛馬皆蜷縮如蝟,三輔人民凍死者十有二三。”

 因此,阿斗自拿下涼州後,便大力推廣棉花的種植,雖然還不能在整個北方推廣開來,但給隨軍將士供給棉甲是可以做到的。

 此時,身穿棉甲的大軍迎著西北風前行,絲毫不覺得寒冷。

 馬蹄聲陣陣,時常驚起枯草或雪堆裡的野獸和鳥類,只要它們竄起來,立即就會有騎兵搭箭獵殺。

 阿斗並不制止此類情況,畢竟,這種既可以鍛鍊射術又可以開葷的事情,是枯燥的遠征行軍時難得的樂趣。

 當大軍過了上邽城,阿斗坐上了一架長轅馬車,由八匹駿馬拉著,和大軍齊頭並進。

 日復一日,十幾天一晃而過。

 暖和的車廂裡,阿斗坐在棉墊上,梳理著腦海中關於樓蘭、烏孫、貴霜、大宛等國的歷史、文化和風俗。

 偶爾提筆寫幾個字,作為梳理的要點,他明白,西域和貴霜距離中原腹地太遠了,要想長治久安,必須慢慢謀劃。

 要知道,漢武帝時期,遷徙了大量的漢人移居到西域,本來是要通過他們逐步使西域各地的族群漢化的,結果這些人忘卻了自己的祖先和文化,漸漸成了西域人。

 最終脫離的儒家文化圈,成為實實在在的異族。

 後世遷徙到西域的漢人莫不是如此,再到後來西域綠化,漢文化再未擴展過去。

 阿斗通曉古今,心性豁達的很,他明白世間萬物皆有凋謝的時候,他的大漢王朝也逃不過覆滅的未來。

 若是他能開創一些政策,將西域等地徹底納入儒家文化圈,在大漢再次滅亡的時候,後世之君能輕而易舉的收復西域、貴霜和天竺等地,也不枉他不辭辛勞的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