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進軍洛陽

諸葛亮仔細讀後,略一思索:

 “魏延有勇有謀,確實可以重用,但是他要自己帶兵北去幷州,臣覺得不合適!”

 阿斗早已猜到諸葛亮會這麼說,畢竟他們兩人的軍事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的。

 一個激進,敢於冒險,一個謹慎,穩紮穩打。

 當然,這些分歧是有原因的,另一個維度的歷史上,諸葛亮在中樞,要統籌益州的人口、生產力和戰爭效益,還要考慮冒險失敗後的代價、考慮敵我後勤能力和權力平衡。

 而魏延作為前線將領,他更多的考慮練兵、屯田和進攻。

 考慮怎麼攻城略地,勝了就是功勳卓著、威震中華;若是敗了,大不了退回去,備軍再來一次。至於損兵折將後的兵員補充、糧草補給和朝廷影響,那是丞相應該考慮的,將領不用考慮太多。

 兩人的風險管控目標是不一樣的。

 也因此,諸葛亮捨不得讓5000精銳走子午道偷襲長安,而魏延覺得可以冒險一試。

 但是,歷史上益州人口稀少、地形險要,導致前線兵源不足、糧草不濟、補給困難,5000精兵確實不能隨意派出去冒險。

 可現在不一樣了,劉備控制了更多沃壤和人口,還有阿斗的種植加成,糧食產量幾乎翻番,一萬精兵隨隨便便就能派出去,後勤也能保障。

 想到這,阿斗道:“魏延允文允武、有勇有謀,幷州精銳又被曹彰帶去了潼關損失殆盡,此時讓他北去,為何不可?”

 諸葛亮自己搖著羽扇,又取出一個羽扇遞給阿斗,緩聲道:

 “魏延雖然有勇有謀,但是勇蓋過謀,做事急躁,做事往往不顧後果。若是北攻失利,會挫了我們銳氣,助漲幷州的氣勢,影響我們下一步的動作。”

 阿斗問道:“這麼說,司空是不同意嘍?”

 諸葛亮搖頭:“不。我同意,但是要派個人輔佐他。”

 “誰?”

 諸葛亮想了想:“楊儀本來是個合適的人選,但是他身在長安,短時間內趕不過來。所以,臣準備讓董允隨軍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