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南中之策

“南中!”

 眾將聞言一愣,勝利的喜悅瞬間被南中叛亂的糟心事給沖淡了。

 益州世家集中叛亂,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壓力,也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破壞,更多的是對劉備權威和聲望的打擊,對益州統治基礎的動搖。

 若是南中叛亂得不到妥善且徹底的解決,零星的叛亂將持續發生,成為劉備集團一個長期的出血點。

 阿斗比其他人想得更多:

 另一個歷史維度裡,雲貴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不服王化的蠻夷之地。

 唐朝軍力無雙,雄霸中原、草原、西域,大軍所過之處無不臣服,可是,唐玄宗兩次興兵徵南詔,結果全敗,十餘萬大軍折戟在雲貴的深山密林中。

 宋祖趙匡胤兄弟二人削平中原軍閥,唯獨不敢對大理國動手,全因大唐的前車之鑑,再加上北方軍事壓力過大,也就聽任大理國偏安一隅了。

 直到橫掃亞歐的蒙古人掃蕩大陸,為了合圍南宋,這才揮師滅了大理,但也實行極其寬鬆的統治手段。

 到明清時期實行大量移民、軍隊屯邊、改土歸流等多重手段,才相對平穩地控制了雲貴高原。

 如今的劉備集團想徹底控制南中,實在有些難。

 阿斗想先聽聽劉備集團高層眾人的見解,因此沒有開口。

 這時,劉備收攏了臉上的喜悅,沉聲問道:“不知軍師有何計策?”

 眾人聞言,皆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依舊是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輕搖羽扇道:

 “剿滅雍闓等叛賊,不難。難的是,讓南中真心臣服!難的是讓南中持續、穩定地繳納鹽鐵、賦稅、耕牛、糧草、兵員!”

 阿斗點頭,順手奪過羽扇道:“大冬天的,軍師別搖了,看著怪冷的。”

 諸葛亮習以為常,又拿出一個羽扇:“我需要保持冷靜。”

 話落,他又開始輕搖羽扇,繼續道:

 “南中七郡,分別是牂柯郡、越嶲郡、朱提郡、建寧郡、永昌郡、雲南郡、興古郡。其中永昌、興古兩郡在極南邊陲,對巴蜀影響較小。但其他郡縣緊靠著遼闊的平原耕地,且易守難攻,鹽鐵出產頗豐,必須要控制在我們手上。”

 阿斗聞言默默點頭,心道:

 “歷史上諸葛亮就是兵至牂柯、建寧,拿下當地叛軍後便班師回朝了,確實沒去永昌、興古二郡。”

 諸葛亮繼續道:

 “南中依恃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平叛耗時耗力,糧草週轉困難,物產不足難以供應長期駐軍,即使能快速擊潰叛軍,斬殺雍闓、孟獲等人,日後還會有其他人反叛。

 若是將南中諸部斬殺殆盡,一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而且,我們目前最重要的軍事目標是篡賊曹丕,不宜四處興兵。

 故,我認為,平叛之戰應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