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憑什麼還

“但是!”

 阿斗話鋒一轉,朗聲道:

 “漢中三成人口隨張魯遷走,曹賊又擄走三成人口,如今的漢中人丁不旺,需要休養生息不短的年景。

 巴蜀乃天府之國,四面環山安逸至極,坐鎮成都之將,終將被磨去鋒芒,死於安樂窩中。

 最後是荊州,目前被曹賊、孫仲謀和我父王分別佔領,情況複雜,敵我難分。

 具體說來,火燒赤壁後,曹賊在南陽郡的襄陽設防,增設魏興郡,牢牢控制了北荊州的四個郡。

 江陵之戰後周公瑾在江陵駐兵,掌控南郡,控制荊州中部。

 父王則趁機奪下南荊州的長沙、桂陽、零陵和武陵。

 後來魯子敬將南郡借給父王經營,看似是為了聯盟,其實是為了減輕自己軍事壓力,讓父王頂在抗擊曹賊的最前線。後來更將借南郡詭辯成借荊州。

 因而至今讓我們歸還荊州。實在氣人!”

 楊儀忍不住插嘴:“世子的意思是說,主公不需要歸還長沙、桂陽等四個郡嘍?”

 阿斗看白痴一般看了他一眼:“父王自己打下來的城池,自然不用歸還!”

 “那南郡呢?”楊儀又問。

 阿斗大氣凜然:

 “我父王憑本事用江夏換來了,哪有還的必要!”

 楊儀聞言一噎,不再說話。

 劉備、法正、諸葛亮卻在心裡豎起了大拇指,不約而同地讚歎:“有這個想法甚好!是個幹大事的!”

 阿斗見楊儀不再插話,繼續道:

 “後來孫仲謀派呂蒙偷襲,攻佔了零陵、桂陽和長沙,前將軍顧忌北方防線,父王在漢中大戰正酣,不便派軍在荊南硬拼,只好與孫仲謀談判,以湘江為界分而治之,最終我們只拿回了零陵,失了桂陽二城。

 由此可見,孫仲謀狼子野心,隨時會咬下我們一塊肉。

 故此我說荊州敵友難分。”

 劉巴、楊儀心中讚歎:“世子如此年紀,已經對荊州形勢知之甚深,對魯肅借南郡的意圖和東吳的野心也有深刻理解,今後必成大器!”

 趙雲、法正心情激動:“我主有此子,大事必成!”

 諸葛亮聞言,手中的羽扇停了下來,心裡猜測:“是誰教給世子這些的呢?此人必定大才,必須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