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柯守 作品

第一千五十五章 給張岱送行(第3頁)

    聽到這裡,文尋鵬已悚然而驚:「您是覺得,他是死士?」

    以死構陷太孫。

    「差不多!」

    蘇子籍憂鬱的說著:「方惜跟餘律,太年輕,落入陷阱不難!」

    「張岱再怎麼清正,他為官也是幾十年了,屢次大案,卻都能全身而退,說他一點不知不會,一點不知道權變,孤不信的!」

    「現在,這時局,他真的一點都不知道麼?」

    「若是知道,其心就可誅了!」

    這話聽的,大出預料,又在情理之內,文尋鵬額上已滲出汗,的確,張岱老了,要是有了默契,以死換取一生清名,青垂青史不說,還能庇廕子孫,這並不難想通。

    只是,大部分人想不到這點,這也太出人預料了,但見太孫已是向外去,卻也不好再說。

    文尋鵬自絕智計很難有人比擬,可現在,祖孫二人都時時意外之外。

    天家,就是這樣嗎?

    他們所待的地方,距離張岱處行館不算遠,隨著剛才停留,現在出去,牛車已被人備好。

    蘇子籍帶著文尋鵬上了牛車,跟著的人都是騎兵,全是蘇子籍的府內親兵,身著甲冑,但數量不算多,八個而已!

    看著架勢,真是去「送行」。

    其實就算是去阻攔義士殺官,也用不著太多人。

    但太孫方才所說的話,仍迴盪在文尋鵬的耳畔。

    張岱這次是必死了?

    可就算張岱別有用心,以自己見識,還得阻止,爭取時間一一死了,對太孫又有什麼好處呢?

    這也是文尋鵬暫時還沒想明白的點,義士是義士,被殺的也是很有名望的清官,到時還活著的太孫,不就成了活靶子?

    百官非議,朝野沸騰,以此計之毒辣,又有皇帝居中指揮,想要破局,並不容易,莫非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扭轉這種十分糟糕的局面,太孫才會不改變皇帝的計策,眼睜睜看著計策實施,甚至親眼去看一看?

    蘇子籍一上牛車,就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文尋鵬縱然有很多問題,也不敢呼醒太孫,詢問太孫,只能憋著,或許到了時候,自己就能明白。

    太孫既這樣成竹在胸,那自己也沒什麼可擔

    心了。

    可便是明白這一點,文尋鵬的臉上,也依舊是閃過了一絲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