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桴 作品

069 施暴


                 在大強小強兄弟兩人的帶領下,小余隨眾人轉過幾條街道,最後來到鳳鳴鎮西面的一座大宅子外面。

  直到眾人打開門鎖,邀請小余這位老大進去,小余才敢相信當年流落街頭的幾個小乞丐,如今居然也有了自己的家業,欣慰之餘,又隱隱有些羨慕。

  隨後自然便是好酒好菜只管擺上,堆得一張桌子都放不下了。儘管所謂的好酒只是鎮上尋常的精釀米酒,但小余心中歡暢,轉眼間便喝掉了大半壇,直看得眾人瞠目結舌,紛紛誇讚這位老大的酒量。

  席間小余見大強小強手下都是些年輕人,但卻並非全是乞丐裝扮,就連大強小強兩兄弟也是穿著乾淨整潔的衣衫,不禁詢問緣由,兄弟兩人這才他們近兩年的經歷告訴了小余。

  原來便如伽末離所說,正所謂當慣了乞丐,就算是皇帝也懶得做了。就在兩年前的那一次見面後,大強小強和幾名小乞丐便因忍受不了佛門的種種清規戒律,一窩蜂離開了臥虎寺另謀生路。好在他們幾人扮成和尚化緣時,都存下了不少錢財,便拿出來湊在一起,在鎮上買下了這套大宅,打算做些木匠活養活自己。只可惜這鳳鳴鎮來來回回就這麼幾個客戶,他們又沒有賣去外地的門路,最後終於入不敷出,只能又做回乞丐這一門老本行。

  憑藉小余傳授的幾門武技,以及伽末離傳授的一些佛家入門心法,大強小強兩兄弟這一次再做乞丐,自然不同於已往。由於南疆地界歷來貧苦,時不時便有流落街頭的孤兒行乞。兄弟兩人本就是這一行的過來人,知道其中艱辛,為了讓大家不受欺負,索性便將鎮上的乞丐統統收編到一起,將這座大宅當作總堂創立了幫派。又因念及小余多次救命之恩,便將幫派取名為“三義”。

  聽到這裡,小余忍不住說道:“聽說你們還定下了規矩,幫裡的乞丐若是白天討不到錢,晚上便沒飯吃。這倒是有幾分當年那個黃蜂針的風采了。”

  大強微微一愣,急忙解釋道:“可不是那樣的!不管他們有沒有收成,我們兄弟兩個從來不會打罵大夥,更別說是像黃蜂針那樣動不動就把人弄成殘廢。只是大哥你知道的,我們這些乞丐大都是天生的懶骨頭,要是沒有這些規矩約束,最後便是誰也不肯出力幹活,不就徹底廢了麼。”

  一旁的小強心思要比哥哥機敏不少,聽出了小余這話的意思,急忙說道:“老大教訓的是。當年我們兄弟兩個便在那黃蜂針手裡吃過苦頭,我哥哥的這隻眼睛便是折在那畜牲手裡,將心比心,我們確實不該再讓後來的兄弟們受這份罪。這樣,從明日開始,這條規矩便改上一改,外出行乞的兄弟如果一整天都沒有收成,晚飯照吃,只是罰他沒有肉吃。”

  聽到這話,在場的幫眾儘管大都像小余之前撞見的那個小乞丐一樣,偷偷在外面藏了食物,但這年頭能夠吃上一口飽飯,別說是像他們這樣的乞丐,就算是尋常人家都屬不易,哪還敢奢望頓頓都能吃上肉?一時間眾人都是連聲歡呼,紛紛上前向小余這個傳聞中的方老大敬酒。

  待到酒過三巡,小余又想起大家方才將自己誤認成黃天盟的人之事,便問道:“你們說的黃天盟又是什麼來頭?我這次剛到鳳鳴鎮,便聽人說此間除了三義幫,另外還有一個黃天盟,就算是夜神殿在本地的分舵,也不敢招惹你們這兩個幫派。”

  大強被他這話嚇了一跳,急忙否認道:“老大,這話你是聽誰說的,可不敢亂說!我們三義幫只是在鎮上乞討謀生,就算偶爾發生些爭執,也只是小打小鬧,哪裡敢和夜神殿相提並論?也就是去年黃天盟的興起,和我們起了不少衝突,雙方一來一往,這才在鎮上有了點名氣,若是擺到檯面上,根本就不值一提。”

  小強也詳細解釋道:“大概是在一年前,大越朝廷突然下旨,不再幹涉大小官員信奉各種教派。此令一出,就連那臥虎寺裡的香火都重新燒了起來,其他教派也趁機在南疆各地盛行開來。而這所謂黃天盟,便是去年鳳鳴鎮上新興的一個教派,自稱是從中原傳來的‘道教’,教眾個個身穿黃色道袍,聲稱能夠施展各種道術神通,替人消災解厄,趨吉避凶。

  但據我們所知,黃天盟裡的這些狗道士,其實是從南面過來一幫騙子,與中原全無半點關係。而他們所謂的道術神通,也只是些騙人的小花招,目的就是要騙取錢財。除此之外,黃天盟的狗道士也和佛教的和尚一樣,經常在這鎮上化緣乞討,若是討要不成,便會威逼利誘,施展各種花招恐嚇,非得拿夠了錢財才肯罷休,自然就和我們這些乞丐發生了不少衝突。過去半年因為雙方的衝突,已經各自死傷好幾個人。”

  小余聽到這些,不禁心中有氣,加上酒意上頭,便說道:“我這次來鳳鳴鎮還有差事要辦,等過兩日辦好差事,我便和大家一起,把這黃天盟的老巢給掀了!”

  大強小強急忙道謝,卻又出言勸阻,說道:“那黃天盟的首腦甚是狡猾,至今還沒人見過他們的老大,也不知道他們的老巢在哪。否則無需老大親自出手,就憑我們兄弟兩個,也能將他們一鍋端了,倒是不必急於這一時。”

  之後大家久別重逢,杯盞不停,終於喝了個爛醉如泥,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陸續醒來。小余想起明天上午便是和黑蛇約定的時間,要去將那杜老爺生意上的對頭滿門殺盡,心情難免有些低落,便向大強小強兄弟詢問,看他們知不知道這杜老爺和他口中那個生意對頭的情況。

  殊不知他這一問倒是問對了人,自古以來,走街串巷的乞丐、和尚、道士,消息往往最是靈通。對於老大的這個問題,不少人立刻來了興趣,七嘴八舌地說起了那個杜老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