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貧道申公豹,請諸道友留步 作品

第36章 西方教賊心不死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春去秋來,又是兩年過。

  朝歌外,千里沃野大平原,水道四通八達,水車轉個不停。

  微風吹拂,金色稻浪湧動,米香四溢,醉人的味道。

  無數百姓坐于田壟上,臉上帶著期待,豐收的喜悅。

  兩年時間,水稻種植超過千萬畝,福澤了何止千萬大商子民。

  家家戶戶新建了糧倉,裝滿了糧食,穿上了新衣裳。

  倉廩足,而社會安定。

  人手裡有了閒錢,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大商的商業發展。

  朝歌城東,醫國館。

  申公豹為一品上大夫,手下小吏超過百人,正忙的焦頭爛額,統計著這一季的收穫。

  許久後,王二面色振奮無比,激動稟報,“大人,千萬畝水稻,每畝均產450斤,合計收穫3750萬石糧食,徵收四成賦稅,進入國庫1500萬石糧食。”

  醫國館內,百餘名小吏面色皆是露出了激動,這是真正的大豐收,僅朝歌一地,便可養活數千萬子民。

  申公豹亦露出輕笑,“諸位辛苦了,呈於商容首相,待秋忙過後,自有獎賞。”

  “是,多謝大人。”

  申公豹領著龍鬚虎出了朝歌,行走在田壟之間。

  農莊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再兩年時間,水稻種植便可達到億畝,屆時大商便不再受困於糧食。

  四成賦稅,能夠極大的彌補國庫空虛,百姓留下六成,可以迅速休養恢復元氣。

  此之舉,謂之藏富於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

  解決了農業,實則才走出了變革的第一步。

  欲要增強大商國力,需變革,從根本處解決原因。

  大商頻繁對外戰爭,攻打蠻夷,為的是戰略物資,鹽、銅鐵。

  大商連年征戰,無數好男兒埋葬他鄉,欲要止戈,便需解決大商的迫切需求!

  鹽、銅鐵!

  大商境內有無數鹽銅礦,只是還未曾發掘而已。

  申公豹思索著,“下一步,發掘鹽井、鹽池。”

  鹽,硬剛需,不僅可以供給大商,也可以向八百諸侯供給,以換取戰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