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燈籠和蜻蜓的對決(第2頁)

  “這下好玩了,沒想到這個少年還有這種技術,看走眼了。”其中一位篾匠見兩人都是篾匠高手,勝負一下子變成了懸念,這就好玩了。

  “姜大師,你家孫子會輸嗎?”那個瘦高個的篾匠覺得剛才的話說早了,要真的是這個少年贏了,臉都丟光了。

  “怎麼可能,小明做的是燈籠,這是需要極高的熟練手法和經驗才能製作出來的,我姜家就是靠這個燈籠起家的,絕對不可能輸的,你放一萬個心。”

  姜家竹製燈籠就是姜家一絕,純手工製作,手法要求極高,要不然也不會在一個小時就能做好,這裡面就是姜家的篾匠技藝傳承。

  秦曉歌之所以看了兩分鐘,就是因為曾經專門瞭解過姜家的特製燈籠,現在姜小明做的燈籠,應該是最簡單的一種燈籠,要想編制好一個好燈籠,“編圓”是最大的難點,關乎著燈籠的整體美觀。

  蔣小明從小跟著他爺爺學習製作燈籠,編制起來更是不在話下,很快一個簡易的圓形燈籠就出現在篾匠的眼中,雖然看起來還有些粗糙,可篾與篾之間的間隙均勻,美觀。

  每一根篾條的編入,圓形燈籠就更加地豐滿,讓圍著的篾匠不斷地點頭,果然姜大紅的孫子手藝不凡,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製作出一個完整的輪廓,這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時間和傳承缺一不可。

  “呵呵,這場比試結果已經註定了,那個少年雖然破篾的手法厲害,可雕刻的是啥?雕刻一個蜻蜓有什麼好雕刻的,太簡單了。”

  “唉,怎麼可能贏姜大紅的孫子,手那麼嫩,一看就是不常練習,也不知道從哪裡學到的破篾手法?有天賦,沒實力。”黃篾匠為這個小老鄉惋惜,雕刻一個蜻蜓,除非能飛,要不然根本贏不了姜小明。

  王青看現場那麼多人誇獎姜小明,眼神不由得暗淡下來,剛開始還以為秦曉歌破篾厲害,也許有奇蹟發生,原來是自己多想了,要是贏了這個胖子就好了。

  隨著時間推移,過了四十分鐘,秦曉歌這邊的竹蜻蜓輪廓也出來了,這是一個精緻的竹蜻蜓,不是在集市上賣的竹蜻蜓,可是和真的蜻蜓一樣,有著漂亮的翅膀,再刻上蜻蜓的眼睛後,感覺這個和真蜻蜓一般大小的竹製品有了靈性,隨時展翅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