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沒參加國運,你躲哪了? 作品

第1550 章 過載


                 “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我不會傷害他們,不過也確實該敲打敲打他們了,他們似乎有些太過於胡作非為了。”巨獸說道。

  這個世界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數碼世界,領主遊戲只不過是一個外殼,本質上是一種用於管理數據的手段。

  這一座“方舟”是一座巨大的數據庫,由大量的世界拼湊而成。

  每一個區域本質上就是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的管理員,便是世界的意識。

  換而言之,眼前的這隻巨獸,本質上而言,就是原來的某一個世界的意識所化。

  而那位主管,便是宇宙意識的碎片。

  沒錯,是碎片,因為宇宙意識本身早就在第一輪災難中犧牲了。

  剩下的一部分分離出來的殘存碎片在宇宙完全消亡之前統合了剩餘所有能夠利用的力量和人手建造了這座方舟。

  以世界之樹為核心建立起了一座統轄矩陣,所有連接進入矩陣的世界便是一座座服務器。

  這些服務器記錄著那片宇宙最後的文明。

  但服務器的存儲是有限的,在漫長的時光中,文明的記錄終究是填滿了最後一塊可用空間。

  在第一次過載時,主管決定進行數據清理,將記錄中不必要的數據清除出去。

  於是領主計劃便被提上了日程,領主們作為各個文明的代表,他們的目標便是清除文明不必要的數據,保留必要的數據。

  按照數碼世界的種類來進行區分的話,領主是疫苗種,大世界及各個世界的居民是數據種,而大事件衍生怪物及野怪是病毒種。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領主們就像是疫苗一樣,保存數據,清除病毒,最後自己消失。

  負責篩選數據的,是管理員們本身,這也是為什麼愛德華會說,所有的災難都是從他們身上出來的。

  管理員們篩選出來的這些垃圾數據會化成怪物,湧入大世界。

  它們也是一道篩子,對當前的數據進行優化,然後再被優化後的數據清理掉。

  這項計劃推行的很是順利,大量繁雜冗餘的數據被清除,騰出來了一大部分空間。

  然而無盡的黑暗之所以可怕,便是因為無盡。

  很快,第二次數據過載來臨了。

  領主計劃進入了第二階段,文明融合階段。

  既然已經沒辦法保存所有人,那麼能保存一個是一個吧。

  於是領主之爭便開始了,大量種族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些種族的文明永遠的停留在了那一刻。

  愛莎曾經詢問過,為何會有新人領主拿到火山地貌的領地。

  貝奧武夫的回答是,那大概是為了對應策略而設計的。

  但實際上,在無數個世紀之前,那裡可能是某個生活在那種環境下的種族所屬的區域。

  而如今,他們早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第二次過載的危機解除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束。

  有限的容量終究抵不過漫長的時間。

  第三次過載開始了,這一次,主管犧牲自己,憑藉自己的特殊性提升了總量的上限。

  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為了預防第四次過載,所有的管理員們拼了命的用各自的方式進行保存數據。

  但第四次過載還是來了。

  這一次的過載所造成的危機比之前還要嚴重。

  這一次過載引起的宕機引發了作為矩陣核心的世界樹出現了故障,使得所有管理員失去了管理權限,整個世界已經失去了掌控。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著不可知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員們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一部分管理員崩潰了,無盡的黑暗帶來了無盡的絕望,這份絕望最終擊穿了他們的心理防線。

  這些管理員有的甚至崩潰後將自己連同自己的世界一起刪除了。

  這或許是他們還留有理智的最後一刻所做出的最後的抉擇。

  既然自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那就將機會留給其他人吧。

  而另一部分管理員仍舊在尋求希望。

  其實他們自己心裡也早已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不過心裡的執念讓他們一直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