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煙臣 作品

第五十二章 投降

氣溫下降得很快,河流結冰之時,韃靼軍隊就能南下了。

 韃靼太師那個傲慢的使者,幾天以後就失去蹤跡,據他所稱,韃靼太師布了一支先遣隊在邊境,他現在去傳消息,讓先遣隊南下與招賢王合兵,共圖祖先未竟的霸業。

 不知韃靼太師的隊伍在茫茫戈壁中迷路還是別的甚麼原因,我伯父始終沒有等到他們。

 朝廷的部隊連遭敗績,已經重新集結完畢,分三路夾擊,西路歸義伯,中路巡撫都御史劉大人,東路孫參將率領兩萬大軍向我們撲來。

 孫參將,非等閒之輩,前番他怯戰丟失了屯堡,已經被軍法處置了,據傳差點被斬了祭旗,不知怎得被他運動成功,硬捱了幾十軍棍,上峰因用人之際,容他戴罪立功。

 伯父決定帶著數萬部眾據守石城等待韃靼太師的先遣隊,那是吐蕃留下的石城,城非常險固,四面都是峭壁,山上有高達丈餘的護城河,城裡開鑿著五口石井儲水,城牆上僅開一個小門,只能單人獨騎出入,可謂險扼之極。

 伯父把合族的糧食牛馬都帶上,又劫掠了一批押送甘州的軍資,自以為糧草支撐個大半年是沒問題的,只要等到韃靼太師的軍隊南下,裡應外合,縱然一時恢復不了大元江山,佔據幾個屯堡牧場,應是不難。

 我當年還是個大孩子,對於要在馬背上顛簸好幾日,還要時刻看住妹妹心存怨言,但是個人的意志是無足輕重的,如果我不是招賢王的侄女,早就被扔在草原上自生自滅,夙夜行軍中,噤若寒蟬才是正當的應對態度。

 由此,我更厭惡那個韃靼太師的使者,那個傢伙帶來一個空頭封號,將我們數百年的和平局勢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