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 作品

第629章 生死兩皇后張氏之子(37)


                 五年後。

  轉眼趙璟就已經十六了。

  跟隨著趙禎垂簾聽政也已經五年。

  在這五年裡,趙璟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和獨特的見解想法,也收穫了一大批朝臣的認可。

  更何況加上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說一不二的性格,更加讓朝臣們認識了這個小太子和趙禎的不同。

  未來君主有手腕有能力,所以底下的朝臣們慢慢的心也朝著趙璟靠攏了。

  五年以來,趙璟當初提出的種種政策,也蒸蒸日上的發展著。

  有了朝廷錢莊的成立,土地倒是收回了一部分,雖然還達不到總土地的五分之一,但一切都在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著。

  朝廷收回來的土地,又重新按照人頭下發給百姓。

  百姓按照朝廷提供的種子和種植方法來種植,年年都收穫滿滿。

  哪怕上交了一部分給朝廷,剩下的糧食也足夠一家人吃一年,甚至還有多餘的。

  這一項政策的成功,也讓那些土地多,想存著糧食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提高價錢賣出去的富商無路可走了。

  畢竟百姓都有糧食了,誰還來買他們手中的?

  哪怕要買,也有朝廷開的糧莊,裡面的糧食價格透明,沒有提高價錢的情況,所以百姓們更樂意去朝廷開設的糧莊裡買。

  有這一個情況的出現,那些手裡有糧食的商人,也不得不把價格打下來,平同著朝廷賣的價格一起賣。

  若是他們不賣,手裡的糧食就會堆著發黴,到時候損失更重。

  如此一來,有了朝廷的插手,短期內倒是沒有商人再靠著這一塊賺大錢了。

  五年的時間,也足以讓趙璟下令開辦的工廠收穫滿滿了。

  工人們按照他提供的法子,製作著柔軟的紙張。

  可高價出口給其他國家,或者供大宋境內的富商權貴使用。

  住在京城周圍的人,可以到工廠去做臨工。

  而靠近山裡的農戶,也可以按照當地的政策,去砍伐樹木運到京城。

  如此一來,人人都有活幹,人人都有的賺。

  一時之間,京城這一片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