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者 作品

第149章 軍工技術


 李義光是天災前存在儲水罐裡的水就足夠他們用一輩子了,何況避難所還有水循環系統。

 李義的避難所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水循環系統,除了種植用的水需要抽取地下水過濾淨化外,生活用水和養殖用水都是循環使用的。

 基本上除了最開始用的那三罐水外,沒在用別的水,避難所自帶各種水過濾和淨化系統,同時自帶從汙水處理廠供水系統,可以給這裡循環供水。

 李義現在想試試這系統的三級科技能生產製造哪些武器裝備,根據系統的解說是可以自產二戰的武器裝備。

 二戰的武器裝備有半自動步槍還有機槍以及各種裝甲車輛和螺旋槳戰鬥機以及早期噴氣機。當然這只是軍事上的科技,還有些科技是民用的,比如石油化工和金屬冶煉。

 還有農用機械等技術,可以說就算是發展到現在,很多技術用的仍然啊二戰時期的,人類的基礎物理學理論水平依然停留在100多年前,也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基礎。

 想生產螺旋槳飛機,首先得有基礎材料學,材料不過關是很難生產戰鬥機的,別以為螺旋槳戰鬥機這東西落後就代表好生產。

 事實上哪怕是現在的世界天災前能完全自產螺旋槳戰鬥機的仍然是隻有少數國家,因為這東西代表的是工業化,只有工業化國家才能搞這些東西。

 李義開始提取系統提供的三級科技一系列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

 接著又拉出三條生產線,這三條生產線一條是生產螺旋槳飛機的,另一條是計劃生產坦克等裝甲車輛的,哪怕是t3485這樣老掉牙的坦克,也是末世裡無比強大的武器。

 第三條生產線生產的是火炮這類的武器,李義想生產的是二戰時期熊國口徑的火炮,也就是以76mm,85mm,122mm,152mm為主的熊國體系的火炮。

 熊國武器特色就是威力大可靠性好,便於生產,造價便宜,尤其是熊國二戰時期的武器那是真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