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開山營

    當天夜晚,眾人彼此宴會散去,漢中城三門齊開,數十萬大軍蜂擁從城內衝出。



    城門



    人山人海,戰馬嘶鳴;無數軍士列陣從容,面色威武不屈,手中的火把照應著他們大臉龐,在黑夜中,指引他們前進。



    李德明騎著戰馬,一路穿街過巷,麾下蕭玄、張霸等一干武將在身後簇擁,麾下皆是騎兵,人數大約在六百騎左右。



    人人都是面露殺氣,身上的裝備也是最好的,每人身穿鐵甲帶有護肩,手中帶有鐵腕;胯下戰馬年歲也不小,體型健碩彪悍。



    看其胯下戰馬的體格,應當是匈奴馬,與中原馬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這些匈奴馬無論是速度、耐力、體力都是比中原馬強上一大截。



    這些戰馬都是李德明徵討漠北繳獲來的,算算時間,這些戰馬的年紀也不小了。



    當然,這些護衛的配備還不止如此,每人腰間各是配備雙刀,戰馬上還掛著兩袋箭壺和一柄二十長弓;最為恐怖的是,這些人手中皆是持著一柄開山斧。



    要知道,開山斧屬於重型武器,對使用者要求極大,一斧頭下去連盾牌都能劈開,對於使用者有著極其嚴格的條件。



    而這些壯漢一個個都是五大三粗,雙臂如女子大腿粗細,每人先是扎著黑色頭巾,而後再帶上鐵製頭盔,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汗水汙了頭盔,以免裡面滋生蝨子。



    在眼下這個時代,這些人的裝備可謂是天價,更何況再武裝數百人;而他們也是李德明最為倚仗的親軍部隊,因為人人手持開山斧,故名曰:開山營。



    乾朝的營級人數大約在五千人到一萬人之間,而李德明巔峰時期的開山營達到滿盈的程度。



    可惜經過三次草原苦戰,雖然徹底擊敗了草原各個部落,但李德明麾下的開山營也損失殆盡,只剩下這六百開山營充當親軍。



    李德明轉頭看了眼烏漆麻黑的漢中城,連半點生氣都沒有,心中苦楚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