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禮議

京師,風起雲湧。

 大學士梁儲、定國公徐光祚、壽寧侯張鶴齡等人,從湖廣安陸將興王迎回來了。

 而興王卻在京師郊外停下來了,只因禮部官員聽從大學士楊廷和的安排,請興王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選擇吉日登基。興王並不接受,對自己的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興王的意思是說你們找我來當皇帝的,不是來當皇子的,只有皇子才走東華門,雙方因此僵持住了。

 這讓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措手不及,年幼的興王,居然不受控。

 張太后跟內閣首輔楊廷和商議後,妥協了,他們讓群臣上書勸興王早日入朝,興王在郊外接受群臣上書,從大明門堂堂正正進入朝廷,祭告宗廟社稷,拜見大行皇帝寶座,朝見皇太后,在奉天殿即皇帝位。

 宣告以明年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

 嘉靖登基後,即奉迎母妃蔣氏入宮,召費宏回京入閣,命禮臣商議興獻王封號。

 而後,嘉靖下旨編修《武宗實錄》,楊廷和一品官滿九年,領了九年的大學士俸祿,因此被加封為特進,嘉靖親自頒佈敕令表彰,隨後楊廷和又被加封為左柱國,但君臣和諧的畫面,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

 嘉靖想追尊生父為興獻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卻遭到以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反對,他們認為嘉靖是以小宗入繼大宗,應改換父母,尊明孝宗為父,張太后為母,生父為叔,生母為妃,但嘉靖想尊生父為皇考,為此雙方爆發了衝突爭論,由此展開對抗。

 年幼的嘉靖不受控,致使朝堂內的形勢變得十分複雜。

 ……

 ……

 南京,城郊別院內。

 顧青臨難得有興致彈琴。

 常書堂走進別院,遠遠就聽到琴聲,走進內院一看,真是顧青臨在彈琴,他停下腳步,沒有打擾,靜靜地聽完一曲。

 顧青臨彈完一曲,發現常書堂不知何時站在花門口。

 “你何時來的?”

 “來一會兒了。”常書堂微笑道:“聽你彈琴,沒有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