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臣剛才的話,句句真心(第2頁)


  無忌已經答應了合縱之事”。

  “待到討元檄文,公諸天下的時候,他便會自西向東去征討龍城”。

  朱元璋哈哈一笑後,說道:“好,太好了”。

  “張無忌肯這樣做,無異於是讓天下,距離我又近了一步”。

  劉伯溫看著朱元璋臉上的表情,便知道他的內心所想。

  劉伯溫道:“臣此次去往晉陽,發現張無忌竟然,已經將河西,治理的僅僅有條,河西的人心,也已基本被他收攏”。

  “您若是想要一統天下,怕是早晚會與他大戰一場”。

  “所以,還請陛下,早作打算”。

  朱元璋笑道:“劉先生,放心,我從不小瞧我的對手”。

  “張無忌是個人才,這才多長時間,他便能一統河西”。

  “由此可見,他的確是個有本事的人”。

  劉伯溫連忙說道:“陛下,臣在晉陽,雖說沒逗留太長的時間,但是卻也摸清了,張無忌的底細”。

  “現如今,整個河西,大概能湊出三十萬左右的兵力”。

  “此人現在的實力,和巔峰時期的張士誠差不多”。

  “河西之地沃野千里,日後與之交戰的話,怕也是塊難啃的骨頭”。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劉先生多慮了”。

  “張無忌是個,想要一統天下的人”。

  “所以,他在用兵的時候,定是注重於決戰”。

  “現如今,他的地盤,雖說也不小,但若是真與他刀兵相見的話”。

  “一戰便有可能定勝負”。

  “再者說,他的河西,和咱們的江南,還遠遠沒有可比性”。

  “咱們的財政和人口,都是他的好幾倍”。

  “因此,日後的決戰”。

  “我吃得起一兩次敗仗,但是他確是一次都吃不起”。

  “只要一場大敗,他便會丟掉整個河西的家底”。

  劉伯溫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戰略眼光。

  朱元璋一眼,便看出了張無忌的短板。

  “對於張無忌來說,日後的他,要嗎就死守河西,等著朱元璋一城一池的,對其進行奪舍”。

  “要麼就只能與朱元璋決戰”。

  張無忌是個有心爭奪

  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