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用兵


  大順帝國的官爵,實際上是上就商量好了!

  而不是李自成定下來的!

  這三天來,大順內部一直在商量該如何封官,當初在益陽衙門有不少的老弟兄們,要的官太多了,大順可不能夠這麼分——要真那麼分,日後大順全都成公候了,到時候,還怎麼對抗正對“新生的大順政權虎視眈眈,意圖將大順政權絞殺在萌芽階段的反動派大明”。

  而且,除了一些必要的人外,大多數人,爵位必須封的低點——大順眼下可是外有強敵,日後肯定是要打仗的。

  而打了勝仗也好,敗仗也罷了,總歸有人立下軍功,所以爵位上必須留下一定的餘量,好方便日後封賞!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順首批分封的爵位,除了張獻忠,羅汝才這個手握重兵的大軍頭,還有李自成的獨腿大侄子李過,被封了親王外。

  張獻忠封的是秦王,羅汝才封的是魏王,李過封的齊王!

  都是響噹噹的王爵。

  這三位,張獻忠羅汝才是因為手下有兵。

  而李過則是因為,他是李自成的大侄子,外加勞苦功高,還斷了條腿,尤其是是李過比他大幾歲,小時候李自成在外打架打輸了,都李過幫他找場子的。

  這麼個親人,李自成能不給他封個親王?

  郡王的數量有四個,分別是李自成手下的頭號大將劉宗敏,還有他的小舅子高一功,以及張獻忠的大兒子張可望,和他手下的大將劉文秀。

  劉宗敏封的是藍田郡王,高一功封的是米脂郡王,張可望封的是定邊郡王,劉文秀封的是延安郡王。

  都是按各自家鄉,封的王號。

  這大抵也是大順諸將們,想從名字上面懷念一下自己的陝西老家!

  而除了這些人外,國公的數量也少只有四個!

  分別是張獻忠的兩個義子,晉國公張定國,還有張能奇的定國公。

  以及田見秀的徐國公,還有賀錦的遼國公。

  剩下的候爵倒是多了點,一口氣有三十多人!

  馬進忠,馬守應,劉希堯,賀錦,還有身負大仇的袁崇煥之子袁承志,袁宗第,顧君恩,李來亨,劉芳亮,劉進忠,高一龍,謝應龍等,以及張獻忠手底下的一批中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