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東林大會


  夜幕降臨。

  徐家老宅裡。

  朱慈烜與董象恆左懋第幾人,坐在椅子上,聽著旁邊的朱純臣的稟報。

  “回稟殿下,共抄得銀子,三十六萬餘兩,古董字畫,數十箱,珠寶玉石,一箱餘,還有浙江各地田畝,四萬餘畝,不過這些土地,皆種植是的是桑田!”

  “其家裡的四萬餘畝水田,並非是種稻米,而是種植桑樹的,每年所產的生絲,悉數供給手下的作坊使用,不只如此,徐家還在各地收購生絲,他家裡有織機上萬張,織工萬人!”

  “好傢伙,織工萬人?”

  朱慈烜驚呼一聲。

  心裡暗道,這徐明義的家族,不正是歷史書上所說的,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嗎?

  他眉梢一揚,詢問道。

  “四萬多畝地,全部種桑樹?”

  “全部都是桑田,據徐家的管家招供,三年前,有一萬多畝種的是糧食,可自打徐明義當上家主後,往西洋販的絲綢也多了,所以,他們便改糧田為桑田了!”

  朱純臣在一旁稟報道。

  “這是蠶吃人啊!”

  朱慈烜感慨一聲。

  這跟歷史上,英格蘭的“羊吃人”簡直如出一轍。

  怪不得崇禎十年時,浙江這等富庶之地,竟然會鬧出那麼大的災荒呢,敢情,田地都種上經濟作物了,遇上天災,可不得沒糧食吃?

  而一旁的董象恆卻是朝朱慈烜解釋道。

  “殿下有所不知,浙江一帶,自嘉靖年間始,到當下,農戶,亦或者是絲綢大戶,還有士紳,貪圖利潤,紛紛的改糧田為桑田,只因為,改種桑田,利潤增高,至於歷年來,浙江一地,除一少量糧食是自給外其餘的,則悉數的由江西,湖廣兩省購入!”

  “就像是往年間,每年解送京城的四百餘萬石的漕糧,其中約莫有百五十萬石,就是從湖廣購來的湖米!”

  “你妹的!”

  朱慈烜暗罵一聲。

  心道,怪不得浙江這麼牴觸自已的官紳一體納糧呢,敢情他們這壓根就不產糧食啊!

  往年間賦稅都得從外省購糧,如果朝廷完成清田,那要交的賦稅,可就至少得翻上幾倍了,他們能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