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李泰高論

  次日,太陽剛剛升起,一縷縷陽光照在皇宮的琉璃牆瓦之上,也照在了奉天殿前的丹墀之上。

  自大明開國後,老爺子定下各種禮法章規,其實就有關於朝會的規定。

  由於老爺子是個勤勉的皇帝,所以他規定,皇帝每天都要上朝議事。

  事實證明,除了特殊日子外,老爺子三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缺席過任何朝會,一天三次,分別為早朝,午朝和晚朝。

  剛開始繼位的時候,朱雄英嚴格落實老爺子當初定下來的規定,大小朝會照常舉行。

  可時間長了,別說大臣們受不了,就是朱雄英自己都吃不消,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屁事,有的臣子,特別是文官,能囉嗦半個時候都說不到重點。

  永興四年,朱雄英再也扛不住了,立馬把老爺子定下的朝會規定給改了。

  三天一次小朝會,五天一次大朝會,若是有什麼大事,可在武英殿臨時議事。

  官員沐休制度也在永興朝得到了完善,經過朱雄英斟酌考慮之下,決定每個月五號所有官員公休一日。

  春節,立秋,中秋,端午,冬至,太上皇的生日,皇帝的生日各休一日。

  這麼算下來,除喪,病,省親,祭祖,遷葬等特別假期外,大明朝官員一年的假期達到了驚天動地的二十天。

  雖說二十天也不算很多,但和洪武朝一年只有三天的公休相比,永興帝簡直就是體恤人臣的千古聖君。

  不上朝不代表可以休息,特別是身為皇帝的朱雄英。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一朝更有一朝之景象。

  洪武朝嚴刑峻法,重典治國,而新朝永興帝,卻是在各種改革,清掃洪武朝遺留下來的各種積弊。

  國事,家事,大小事物幾乎佔領了他的所有生活。

  奉天殿前的御階,丹墀之上早已站滿了人。

  這些人有的身穿粗布棉衣,有的身穿儒袍,有的穿華麗的錦衣,有的滿是補丁,年紀幾乎都在二十到四十歲之間。

  這些人全部都是去年北榜的三甲進士,有些還是二甲出身,足足五百多人。

  兵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詹徽,身穿一身禮服,站在所有進士前,高聲喊道:“肅靜!”

  站在下面的進士們立馬不敢在竊竊私語,老老實實站在原地。

  朱雄英身穿冕服,大步走了過來,身後跟著李進和朱高熾,以及許多六部官員。

  五百多人齊刷刷的拱手行禮,齊聲喊道:“學生見過陛下!”

  殿試都是由皇帝本人親自監考,所以凡是考中殿試的都可以稱自己為天子門生。

  詹徽立馬走了過來,低聲道:“陛下,一切準備妥當!”

  朱雄英微微點頭,並沒有坐上準備好的椅子,而是走到士子之間,詹徽,李進和朱高熾立馬跟了上去,朱雄英卻讓他們後退,自己過走了過去。

  “都坐吧!”

  朱雄英擺擺手,隨即對著眾人,故意提高了嗓門,說道:“朕自繼位以來,全力推行新政,改革帝國之弊端,而新朝已過四年,經過無數人的努力,朝廷才算初步完成土地改革,想必你們的家裡也都少交許多賦稅吧!”

  話音剛落,一名年輕的進士立馬站了起來,拱手道:“陛下,俺是河南懷慶府的,家裡有六口人,可地卻只有十二畝薄田,勞累一年,輸官之後也就剩不了多少糧食,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可自從陛下的新政推行後,就少交了大半的賦稅,家裡突然就能吃上飯啊,這日子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俺爹經常說,當今永興陛下是個好皇帝,真帶勁,中的很啊!”

  這一口河南話惹的眾人大笑不已,就連朱雄英也是忍俊不禁,可從來沒聽到有人誇讚皇帝真帶勁的。

  又一位進士站了起來,說道:“陛下,俺是徐州府的,一起參加殿試的同鄉有七八個人,其實,俺們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能中進士,那不是祖宗保佑,那是陛下的聖恩,所以,俺想多嘴問一句,陛下想讓俺們做些什麼,俺們心裡好有數啊!”

  “是啊,陛下!”

  又一人站了起來,接著說道:“俺們什麼都不做,每天就是到附近鄉里看看,在京城白吃白喝快一年了,這心裡有愧啊!”

  朱雄英一一點頭,擺擺手讓他們坐下,說道:“再回答你們的疑問之前,朕想問你們幾個問題……”

  “這幾個月以來,你們到京城外的鄉里體察民情,都有何感悟?”

  一名身穿青色儒衫的年輕學子站起了起來,拱手道:“回陛下,學生耕讀傳家,家裡算不得貧苦,倒也不算富有,學生從小讀書,不諳農事,下到鄉里方知百姓之艱辛,學生若是為官,一定做一位為民謀福的好官!”

  此人正是和韓克忠幾人交好,併成為王鈍門生的陳丕。

  坐在他身邊的李泰眉頭一皺,心想,你進京趕考,家裡把地賣了才給你湊夠的盤纏,啥時候變成耕讀傳家了?

  可轉念一想,立馬明白過來怎麼回事了!

  “陛下,百姓之苦,多為官員疏忽,不知鄉情而導致,學生若是為官,一定經常走訪鄉里,察看民情,做一位真正為民做主的父母官!”

  而陳丕的最後一句話彷彿點醒了不少人,不少進士已經站起來開始表忠心了。

  他們的意圖朱雄英心中豈會不知,但也沒說什麼,畢竟想做一個好官的初衷都是好的。

  站在遠處的朱高熾眯著雙眼,心中暗暗發笑,這些人想投機都不會投,說這樣的話容易得罪人啊。

  你說京城的官不好,這不是在打皇帝的臉嗎。

  而站在他旁邊的李進立馬朝著人群中的一人微微點頭。

  “陛下!”

  只見李泰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學生下鄉數月,走訪數鄉,深有感悟……”

  “學生以為,百姓之苦,也並非官員不作為而致,相反,自我大明開國以來,歷經洪武之治,肅清貪腐,到了永興新朝,重典治國,如今早已是政律通明,少有貪墨之事,更何況天子腳下,所任官員皆是朝廷的能臣幹吏,更不敢欺瞞聖君,背道而馳,貪汙受賄,此乃自倔墳墓也!”

  朱高熾頓時一樂,嘿……這才是聰明人的回答。

  詹徽,李進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朱雄英自然是認識這傢伙,頓時來了興趣,笑道:“繼續說下去!”

  李泰拱手繼續說道:“學生以為乃是政令不通所致!”

  朱高熾頓時睜大了雙眼,驚歎道:“好傢伙,人才啊,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