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詹徽沒禮貌


                 江南,布政使衙門大堂!

  詹徽的話說的很直接,就是說江南攤丁入畝後的新稅,讓他們幾家大士紳全部墊上,他這個布政使拿去給朝廷交差。

  江南有多少土地,田畝冊上都記著呢,該收多少稅,那是一清二楚。

  別看皇帝沒催他,但詹徽心中卻不斷催著自己,他想盡快做出一番業績證明自己,重回人生巔峰。

  至少要有進東長房吃細糧的資格。

  詹佈政太想進步了!

  如今,江南各地缺官,而且朝廷遲遲沒補上,所以收稅的事情就得耽擱下去。

  皇帝是沒催,但詹徽心裡明白,皇帝比任何人都要急,都要想把江南士紳手上的錢榨出來。

  可朝廷不派官,事情還得辦,但詹徽不可能蠢到去給朝廷上奏本,催著皇帝趕緊補官。

  不麻煩朝廷,不讓皇帝為難,這是詹徽辦事的最低底線。

  有事就讓朝廷出面解決,讓皇帝去用皇權強壓,把皇帝推到風口浪尖,這樣的官員即便不是蠢貨那也是無能之輩。

  很顯然,詹徽是不會給皇帝添麻煩的,有困難,要想辦法去克服,去解決。

  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

  原本,詹徽本打算把收新稅之事承包給江南士紳,定好總數,到時候拿著稅收給朝廷交差。

  可轉念一想,前元的稅收就是這種包稅制,算清楚一個地方的稅收有多少,然後承包給商人,至於商人向百姓收多少稅,那就另說了。

  隨著許家被抄家滅族,大大震懾了江南的士紳,應該不會做出強徵百姓稅收的事情。

  可人心都是貪婪的,這種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冒出一個要錢不要命的再激起民憤,再有人去告御狀,就是神仙下凡都保不住他。

  所以,詹徽不敢冒這個險,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這個最為穩妥的辦法。

  讓這些商人和擁有很多土地的士紳先墊上,其他的事回頭再說。

  這事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沒這麼順利了,讓這些人拿錢,哪會這麼容易,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是整個江南一年的賦稅,也可以說整個大明一年賦稅的一半。

  而心機頗重的詹徽這次卻當起了敞亮人,把話說的很明白了,朝廷讓我來推行新政,來徵收江南的新稅,我若是完不成,朝廷一定不會放過我,但是,在我死之前,一定會拉上你們三個一起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