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計劃開海


  開海兩個字迴盪在東長房之上,對於整個大明朝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能影響整個國家的大業,在場的臣子誰都沒有說話,準確說誰都不敢說。

  禁海令是明初制定的國策,原因有很多,隔絕外敵入侵,防止內部擾亂,還有加強朝廷集權,恢復農耕。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當時沿海的倭患非常嚴重,而當時的大明只佔據半壁江山,統一中原才是首要大事,壓根就沒精力去管那些不成氣候的海盜,倭寇。

  為了減少損失,老爺子設立沿海衛所抵禦海盜倭寇,為了斷絕這些海賊的補給,直接下達禁海令,除朝貢外,寸板不許下海,嚴禁民間私自進行海上貿易。

  元末明初,整個華夏大地戰亂四起,土地荒蕪,人口大量流失,百姓餓死無數。138閱讀網

  大明開國後的那幾年,一年的稅收只有二百多萬兩,可見當時的人口和土地缺到了何種地步。

  面對建立不久且一窮二白的天下,首要的任務就是安定百姓,恢復生產,而不是去開海發展什麼貿易。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飽肚子才能治國平天下,農業才是中原王朝的根本,只有大力發展農業才能養活天下人。

  打擊走私和倭寇,引領百姓轉向農業經濟,但實際上,實施海禁之後,不僅部分百姓賴以謀生的出路斷了,對於海上盜賊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而且海禁政策的實行,在很大程度保護了沿海地區免受倭寇侵擾,也保障了百姓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歸根結底,大明還是以農耕立國,按照當時國家的情況來說,海禁不見得是完全錯誤的政策,算是有利有弊吧。

  隨著大明曆經三十年的休養生息,土地幾乎全部復耕,甚至還開墾出來不少荒地,遠超前元。

  其實也沒什麼可比性,大明以農業立國,而元朝卻是以牧畜為主。

  如今國家徹底穩定了,農耕也恢復的差不多了,如果再實行海禁,那絕對是極大的錯誤。

  海外這麼多地方,這麼多好東西,不去搶……不去進行友好的貿易真是白瞎了造這麼多戰艦。

  總不能扔在海里,用洪武大炮炸魚吧!

  朱雄英推開眼前的碗筷,正色道:“如今倭國已滅,海上再無倭寇作亂,朕覺得可以昭告天下,正式開海,開放沿海港口,打通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貿易,並和所有的國家建立完整的朝貢體系,諸位愛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