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考場上的異類


  八股取士的科舉考試內容不出四書五經和朱子註解。

  形式固定,必分八股,看起來死板僵化不近人情,實際上這麼做的原因是給所有貧寒士子一個真正的上升通道。

  如果擴大考試範圍,開放答題角度,比拼學子的見識閱歷,那麼看似能選出更優秀的人才,實則就是把貧寒學子的上升通道堵死了。

  湊夠一套四書五經和朱子的相關批註對於一個貧寒家庭來說並不是很難,再不濟可以借書抄書,但再多的書就不可能了。

  而且也沒有貫通古今,滿腹經綸的大儒去教他們,這樣一來,只有世家貴族能考這樣的試,幾十年就出門閥了。/

  現在不一樣了,朝廷考的是八股,考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加朱子註解,你世家讀再多書,有更好的大儒指點都沒用,考試又不考,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

  科舉論高低,八股見真章!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說八股文有利有弊,按照長遠來看,弊還是大於利,說到底還是為了維護穩定,平衡士族和寒門的矛盾為主。

  存在即為合理,一個橫跨兩朝的人才選取制度,絕不是一句簡單的束縛思想就能全盤否定的!

  本來朱雄英還想著等自己當皇帝后就把八股文廢除,現在看來,這事不能急,還需要妥善的改變。

  老爺子好像看出了大孫子的想法,語重心長的說道:“如果有一天你當了皇帝,你把大明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百姓都富足了,你可以延伸,甚至改變,現在就別想了……”

  朱雄英苦笑一聲,任重而道遠啊!

  ……

  參加殿試的學子不需要自己帶飯,到了中午,由光祿寺統一分發午飯,而且吃的還不錯。

  有茶水,果子,點心,主食有饅頭,米飯和粥,菜有豬肉,羊肉,鵝肉,雞蛋,豆腐,肉醬,甚至還有酒!

  可謂極其豐盛,但每人分的量卻少的可憐!

  老爺子和朱雄英同樣在大殿用膳,吃的和學子一樣,都是光祿寺的飯食。

  吃飯之時,老爺子問道:“聽說你不打算放棄倭國?”

  “是!”

  朱雄英吃著饅頭,點頭說道:“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放棄了多可惜,那地方可是有挖不完的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