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淮王,淮南王


  解縉,洪武二十一的進士,少年得志,腹有大才,朱雄英沒進宮之前,都是他在尚書房陪在老爺子身邊服侍。

  老爺子非常器重他,曾說過我和你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的話。

  但凡少年得志的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恃才傲物,以自我為中心,看不起別人,總是認為自己所想所做的都是對的。

  解縉也不例外,他不似夏元吉窮苦出身,他出身官宦世家,書香名門,從小就被人稱讚為神通,十歲貫穿四書五經義理,十二歲遍覽儒家經典。

  十四歲練就一身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領!

  洪武十七年,時隔十五年,大明再次開科,解縉要去參加科舉,他爹不允許,壓了他三年。

  直到三年後,十七歲的解縉正式踏上科舉之路,當年高中榜首,成為江西鄉試的解元!

  殿試之時,因為他身材矮小和他不吉利的名字與狀元失之交臂,但還被老爺子一眼相中,御前伴駕!

  解縉的仕途實在太順了,心中的狂傲也越發嚴重,仗著老爺子的寵愛,開始到處參人,因此得罪了很朝臣,後來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李善長鳴冤!

  老爺子看這孩子越來越飄,簡直和三國時期的彌衡一模一樣,這些下去可不行,於是直接讓他爹把他帶回家,磨練十年再回來當官!

  同時也想把這個大才子留給朱標以後重用!

  原本解縉應該跟著老爹回家呆上十年,由於吳王朱雄英的出現,他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就此成為吳王府的屬官!

  兩年後朱雄英成了皇太孫,他又被提拔到了翰林院,常伴太孫處理政務。

  回來後的解縉確實收斂不少,朱雄英也視他為近臣,不懂的政務都會問他!

  解縉也是朱雄英將來內定的五大內閣成員的第三號閣臣!

  解縉的話,朱雄英是願意聽的,於是又走了回來。

  可解縉沒有說話,而是以眼神示意一旁的練子寧。

  涉及到皇家內事,不管他說的對不對,練子寧都會參他一本的。

  朱雄英明白他的意思,於是讓練子寧先去吃飯,回頭過來換解縉。

  練子寧又不是傻子,臨走之時惡狠狠的瞪了解縉一眼,非常不痛快。/